“银龄行动”工作简报
项目组 第五期
(2016年5月23日—2016年6月12日)
本期在全体专家的努力下项目组各项工作都有实质性进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核查资料认真仔细,项目评审尽职尽责
评审组的四位专家一到管委会,就按经贸科技局工作人员下发的评审安排表做好分工,明确了三位专家组组长:华西建筑工业化产业园项目由刘扬名教授任组长;深圳易能电气工控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由朱鸣学教授任组长;广东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蓖麻、小油桐产业化项目由顾大公高工任组长。
大家认真审阅了三家企业的可行性报告,提出了很多建议。重点审阅了华西的可行性报告,在审阅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对华西的审查初步建议: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项目投资2.6亿,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推动建筑工业化,形成“设计+制造+安装”一体化钢结构生产基地。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房屋建造需要大量的模板、脚手架,,作业过程中木材、钢材、水泥、水消耗量巨大且浪费严重,而工业化钢结构住宅的构件在工厂集中生产,钢材可重复利用,明显减少水泥、木材、水资源的消耗,具有节能、环保、清洁的优势,是建筑行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可实现建筑的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家们一致支持该项目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落户。
5月27日,在管委会二楼会议室,朱鸣学教授任组长评审了《深圳易能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可行性报告,专家们各自填写了审查意见和评分,在此基础上集体做出对该项目的“专家论证及评审意见”,一致建议该企业入驻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顾大公教授任组长评审了《广东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可行性报告,发现报告中疑点颇多,建议专家组深入了解后再给出评审意见。因华西公司老总出国,故该司项目推后评审。 因华西公司老总出国,故该司项目推后评审。
为了对深汕合作区管委会交付的项目评审工作负责,专家们评审时不仅看已有的报表资料,还要弄清企业虚实,对有疑点的企业还专门进行核查,查阅资料所花的时间比审阅企业的可行性报告还长,核验的工作量比单独审核一个企业的工作量还大。专家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合作区经贸科技局的肯定,并希望在“银龄行动”结束后专家们继续支持合作区的项目评审工作。
二、精心准备展专长,财务讲座获好评
5月26日下午,在合作区管委会一楼大会议室,由陈虎根高级会计师向管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作了《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和基本财务分析》报告,获得好评。
为了能让听众好记易懂,真正掌握基本的财务常识,陈总真是花费了一番气力,他利用工作之余和休息日找资料,准备课件,几易其稿,学着做ppt,做了近一个月的准备。讲座时陈总将枯燥无味的财务数字、报表讲得绘声绘色,赢得听众的阵阵掌声。通过陈总的讲解,大家学会看财务报表,会做简单的财务分析,增长了财务基本知识,获益匪浅。该系列讲座进一步提升了“银龄行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技改成功传喜讯,项目援助出结果
鼎燊公司蒸锅变形与脱焊后的漏水漏气问题,按袁立新高工指导的改进方案一项项实施改进,试验样机最后的调压试验也圆满成功,压力由原来的8kp,逐步增大直至44kp,经过近半个月不间断的调压测试,没有出现漏水、漏气现象。试验将持续到6月中旬,企业准备试机成功鉴定后做3--5台样机直接投入市场边使用边观察。
上图为改进后的蒸锅试验样机及控制部分
王凯高工做事认真负责,海辉公司每维修好一个故障设备,他必亲自跟踪试运行,待问题彻底解决了,还要检查、了解其它类似的设备是否存在相同的故障,并给负责的工作人员分析故障原因、讲解原理方法,使企业彻底解除设备故障的困扰。
上图为王凯高工在指导技术人员维修
由于合作区社会事务局尚未明确社康中心建设方案,刘乐康高工主动与工作人员沟通,结合前期实地考察座谈掌握的信息,起草了《 关于建设深汕特区工业园社康中心的建议》,针对社康中心建设可能的几个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建议,同时将与社康中心建设的相关条例一起汇编,并根据合作区社会事务局的意向,拟写了民营资本运作的《合作协议书》范本,列出了十七条详细的合同条款,所有资料汇编成册,以供该局在之后实施时参考。
上图为刘乐康高工拟的建议书
洪培林主任与合作区社会事务局负责人员沟通了参观深圳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具体事项,又和华南城方面进一步沟通了日程安排及接待事宜,待社会事务局确定日期人数后正式去函参观交流。
两个多月的密切合作,专家们对合作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心系合作区的发展,在本职工作之外,朱鸣学教授还邀请相关企业到合作区考察,投资办实业;陈虎根教授也在利用自己的人脉积极联系到深汕投资的企业。
志愿者们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起到了传、帮、带的“正能量”影响,得到深汕特别合作区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展示了“银龄行动”志愿者的良好风范。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