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深圳市援助汕尾“银龄行动”
科技组工作总结
深圳市老龄办根据全国“银龄行动”工作精神,结合深圳市对口帮扶汕尾市工作部署,在2015年质量良好地完成对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和鲘门镇的帮扶后,决定继续组织老年志愿者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镇和赤石镇的产业园区、民生事业等多领域对口帮扶。依据2016年6月前期考察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各职能局提出的需求,承办方深圳老年科协在深圳市老龄办的主办指导下,以“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优势,对服务单位帮扶效果好”的原则确定了科技组的支援岗位:经济贸易和科技局需建筑、财务、市场和环保方面的专家协助项目前期入驻的可行性研究及评审,派出四位专家支持;城市建设和管理局需要熟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指导,派出两位专家支持。
在为期三个月的援助行动,科技组帮助经贸和科技局评审企业9家(预审2家);做专题讲座2场;协助介绍相关企业来合作区参观、考察2批;协助城建局深入多个施工现场和监理部办公室,巡查施工现场,查阅工程资料,发现了不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并给城建局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银龄行动”科技组老专家们踏实、负责的工作作风,获得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
一、 经贸和科技局援助成果
1、 项目评审
2016年深圳市援助汕尾“银龄行动”于9月19日正式启动。此次支援经贸和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组由四人组成,顾大公教授既熟悉市场,又熟悉材料;郭来祥高工为工民建方面的专家;武爱珍高级经济师为财务专家;周泽宇教授为环保专家。三个月“银龄行动”期间,专家组共评审了包括“某异种器官移植特色园”、“某游艇项目”、“某技术动力电池产业园”、“某建材产业园”、“某粮库”在内的9个项目。
上图为项目评审会现场,左起为专家组周泽宇、武爱珍、顾大公、郭来祥
专家组的评审主要着重于项目的前瞻性、项目与深汕特别合作区整体规划的符合性、工艺流程的先进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性、企业申请土地的合理性、企业财务能力的支持性这几个方面。对于企业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组志愿者逐本、逐项、逐条一一过目,有些数据反复核算。企业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涉及专业领域广泛,专家组的志愿者都要审阅,对照、核实、分析、计算,工作量很大。
评审意见要力求全面和准确,既要对合作区管委会负责,又要对企业负责;既要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又要实事求是,客观评价;既要肯定报告的正确方面,亦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不足千字的评审意见,专家们常常要反复斟酌,修改多遍。因为项目评审意见对评审者而言是有终身追责的要求,责任重大。
某建材产业园工程,通过建设方介绍,专家组认为该项目符合合作区整体规划,但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多处数据不实。专家组考虑到该项目符合合作区整体规划,建议允许该项目入驻,但用地由企业申请的2000亩改为提供150亩,请该企业立足于可提供土地面积基础上重新规划设计。某特种材料公司是生产碳纳米管的高科技特种材料,其去年已通过审核,开始在合作区打基础建楼。省环保局209号发文要求对该企业的碳纳米管生产是否属于化工类,能否落地合作区再次审核。企业万分着急。顾大公教授和周泽宇教授前往该企业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该企业生产的高科技新材料碳纳米管是在还原气氛的条件下用催化裂解丙烯,然后用物理方法加以混合分散得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是氢氮混合气体,经冷却,大量参入冷风后排放。工艺过程不产生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工艺安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作为有部分化工过程的新材料生产项目,可以落户合作区。两位专家的意见提供给了经贸和科技局报省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项目评审组四位专家工作中。左上顾大公、右上郭来祥、左下武爱珍、右下周泽宇
有的企业为了少走弯路,并节约成本,提出了预审核的请求。“某动力电池产业园”和“某建材产业园”就是评审专家组写了预审核的意见给经贸和科技局,经贸和科技局将预审意见反馈给企业。通过预审核,企业可以了解提交的预审报告本身有哪些问题,便于在正式评审前进行相应的修改,再交付印刷。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节约时间,这很可能是项目评审的一条新路,也可能是只有“银龄行动”项目评审专家们才会给企业提供这样的帮助。
四位项目评审专家认真、谨慎、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合作区经贸和科技局的充分肯定与赞扬,并希望在“银龄行动”结束后能继续支持合作区的项目评审工作。
2、 培训讲座
11月23日和11月24日下午,科技组周泽宇教授在合作区作了《环境保护及工业区内公共环保措施知识讲座》。培训人员包括合作区环保局人员、各乡镇负责环保的干部等六十余人。为了这场讲座,周教授从“银龄行动”启动伊始便开始准备讲义,最初提交的培训内容经环保局反馈认为专业性太强、内容较复杂,对基层环保工作人员而言较难理解,为此反复修改讲座提纲,还请来两位助手配合协助备课和现场讲课。最终凭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清晰的逻辑,向听众传授了环保科普知识和工业区公共环保的主要措施及意义。
上图为周泽宇教授作环保讲座
3、 引进投资
顾大公教授、武爱珍高级经济师利用自身资源,积极联络朋友到合作区考察投资。先后有来自深圳和北京的客户前往合作区考察投资事宜。顾大公教授和武爱珍高级经济师参加了接待,并安排经贸和科技局专人对合作区概况作了介绍,经贸和科技局的马鲁宁局长也专门参加了会议,介绍了合作区的发展规划和近期对引进项目的要求。
二、 城市建设和管理局支援成果
此次支援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建局的两位专家志愿者分别是夏剑秋高工和韩贵新高工。自“银龄行动”开展以来,两位志愿者遵照与城建局签订的服务协议条款,深入深圳市中行临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项目部、深圳市恒浩建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鹅埠分部、深圳市佳兆业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分部、深圳市东鹏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项目部、深圳市鲁班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小漠项目部等项目部办公室,查阅工程资料。并深入鹅埠镇由中国中铁工程施工的324国道扩建工程,由中建二局施工的深汕大道北段、衡山路和东五路工程;赤石镇由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汕美生态文化谷景观工程中的行人和单车绿道、马道及多个景观驿站;鲘门镇由中国城建第五工程局施工的滨海二路、一纵路、一横路、一纵桥工程;小漠镇由中建四局施工的小漠大道、滨海大道改建工程等多个施工现场巡查。
上图为夏剑秋、韩贵新在施工现场
通过巡查施工现场和审查工程资料,发现了不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由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大面积开发,区内工程量大、时间紧迫,大部分项目采用PPP加EPC的管理模式。设计与施工由同一单位承担,导致在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一边施工一边设计还一边修改图纸。这样一来资金的投入不好控制,加上配套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脱节,多项工程的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如深汕大道北段道路为了赶时间,结构层地基处理不当,基层施工严重违反规范要求,质量不合格;监理公司监管不力,也没有中间验收手续和资料,造成摊铺好的水稳层第二天就下陷了。而由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汕美生态文化谷绿道,水泥石粉渣稳定层达不到设计要求,石粉渣只用挖沟机简单拌和,水泥用量不足,配合比严重失控。文化谷中的景观驿站的施工质量更差,地面基层不按图纸施工,钢筋混凝土柱子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不符合规范要求,柱子表面抹灰空鼓,屋面施工工艺精糙,线条扭由,部分外观甚至比当地村民自建的农民房还要差。箱涵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并紧靠模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绿道浇筑混凝土没有振捣,而监理监管严重不到位,现场不见监理人员,验收资料也欠缺,抽检资料不齐,责任人签字不及时,资料不闭合的情况比比皆是。
上图为夏剑秋、韩贵新在汕美生态文化谷监理部审查工程资料
针对发现的问题,夏剑秋高工和韩贵新高工除严肃地向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指出、提出整改要求,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手段和方法,同时指导和协助城建局公共建设中心采取严格的措施,分别约谈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的法人代表到城建局面谈,责令监理公司立即下发整改通知,明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将进行处罚。两位高工提出的一系列工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技术问题,城建局随行的工程师们都一一作了记录,城建局和领导也很重视,与相关人员研究具体措施,设法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三个月的“银龄行动”,两位专家深厚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合作区城建局和工程师们和领导给予了很高的肯定和评价,并力挽两位高工在“银龄行动”结束后留下来继续指导合作区城建局和公共建设中心的工作。
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现今合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不仅将成为振兴粤东西北的排头兵,也将是汕尾市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合作区招商引资还存在缺口,希望社会各界宣传引进好的企业投资、好的项目落户,以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快速发展,带动深汕两地更紧密合作。
本次“银龄行动”科技组各项援助工作已全部结束,志愿者们一心一意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持续发展的脚步仍在迈进,真挚祝愿合作区“产业高地、生命绿洲、未来之城”的美好蓝图早日实现!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