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粤桂对口帮扶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助力广西人才振兴,缓解基层医疗、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人才资源紧张的局面,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队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科协等单位的支持下,在质量良好地完成了2020年深圳援助广西“银龄行动”的基础上,继续委托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深圳老年科协)招募深圳退休医疗、教育、农技专家到广西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银龄行动”,为受援地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一、活动背景
自2016年中央部署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广东省已安排多个市县结对帮扶广西8市33个国定贫困县,实现了结对帮扶全覆盖。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继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粤桂协作工作队全面推进对口帮扶地区医疗、教育、农技等“传帮带”工程,制定并下发了《深圳退休专家赴桂林、百色和河池3市山区开展“银龄行动”人才帮扶工作方案》,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受援地的需求,委托深圳老年科协招募符合条件的退休医教、农科专家,分赴援助地发挥余热,开展人才帮扶,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人才,提升业务能力。
二、招募、培训
1、招募
深圳老年科协收到粤桂协作工作队征集到的需求表后,立即开始了招募工作。在协会网站、公众号、朋友圈等平台上发布招募信息,并将通知单独发给协会3000余名会员、有业务联系的社团、学校、医院、农业机构等,号召大家自荐或在全国范围内推荐符合条件的老专家报名,尽可能的扩大招募消息的传播。
2、 培训
在老专家报名填表、体检、家属签字、资料初审等流程之后,深圳老年科协将报名资料报粤桂协作工作队及受援单位筛选,最终确定合适援助人选。2021年深圳援助广西“银龄行动”两批老专家分别于2021年7月9日、10月8日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新时代大讲堂召开了培训欢送会,就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做了详细的讲解。之后大家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分别启程前往受援医院、学校、农业农村局开始三个月的传、帮、带援助行动。
上图为粤桂协作工作队周仲辉主任为医疗组代表授旗
上图为深圳老年科协朱鸣学会长为农技组代表授旗
上图为援桂“银龄行动”第一批老专家与参会领导合影
上图为邝兵领队为援助广西“银龄行动”王明华组长授旗
上图为援桂“银龄行动”第二批老专家与参会领导合影
三、密切合作
1、党中央的思想指导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推进行动圆满完成
粤桂协作工作队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定点帮扶工作中的重要指示,始终和人民想在一起,风雨同舟,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共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在行动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深圳老年科协将“银龄行动”作为协会年度重点工作,全力以赴落实行动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多方联动,推进行动的圆满完成。
2、受援单位积极配合,帮扶计划顺利开展
受援单位积极响应“银龄行动”项目开展,在老专家到岗后进行充分沟通,并确定帮扶服务内容;合理安排人员,充分调动积极性;大力支持老专家“传帮带”工作的开展,和老专家共同努力,提升本单位的管理和业务能力,提升医教、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3、老专家认真负责,全力以赴落实“传帮带”工作
老专家具备无私奉献精神,愿意为助力乡村振兴,缓解贫困地区人才资源短缺局面贡献余力。他们克服了返聘、自身家庭需要照看、自己不再身强力壮等问题;到达广西后还要克服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通、需要快速适应环境等困难。凭借一方情怀和满腔热血,在受援单位脚踏实地开展“传帮带”工作,为提升受援地人才专业水平不遗余力。
4、成熟的项目经验,在组织和执行中发挥良好作用
2021年“银龄行动”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活动严格按照服务协议和工作方案有序执行。深圳老年科协在行动安排,工作纪律,后勤保障,行动协调,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成熟的项目经验,为援助行动的开展、促使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发挥保障作用。
上图为粤桂协作工作队、深圳老年科协领导到广西慰问老专家座谈会
四、项目成效
38位老专家在到达受援单位后,积极深入了解情况,确定帮扶内容后签订了服务协议,然后按协议上的内容开展人才帮扶工作,并分别于2021年10月14日、2022年1月7日完成既定帮扶任务后安全返深。
1、医疗组工作成效
2021年深圳援助广西“银龄行动”共派出19名医疗专家,首批14人分赴广西河池、百色的5家县级医院:石丹、刘建国、刘明华、汤梅芳、谢慧媛、吕慧敏帮扶百色市凌云县人民医院;何丽娟、包玉柱帮扶河池市东兰县妇幼保健院;孙立宏、陆风华帮扶河池市巴马县妇幼保健院;许世航、张月、卢明帮扶河池市巴马县人民医院;魏玮帮扶河池市巴马县民族医院。第二批5名医疗专家:郭娜、宋雪梅帮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张云鹏、黄兰香、夏莲凤帮扶那坡县人民医院。
援助期间,老医生们累计门诊诊疗4281人次,查房97人次,处理急诊病人116例,开展全院及院内会诊23人次,主持手术(或指导手术)83例,完善了急性心肌梗塞转诊及当地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甲亢危象等20余例重症评估和相应的处理,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为医院及妇科检查填补了一项空白;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指导716人次,发现漏诊高危妊娠15例,为孕妇做问卷调查34份,为产妇做康复指导19人次,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登录、监测838人次,抽查点评分析处方1243份,抽查病历400本,指导病历书写10例,上报药品、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20例;开展心理等相关咨询192人,组织教学查房76次,开展培训讲课39场,培训人次超246人,带教23名医师、14位住院医师,培训28名乡村医生,带教实习生15名。组织参加义诊活动二次,诊疗322人次,走访351户村民家,提出专业性的建议,指导并全程参加全县24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审13天;编写了《儿童保健实用手册》,完成“巴马县儿童体检结果分析及建言”等。
上图为石丹主任带教查房
上图为孙立宏主任(左)给年轻医生讲解病例知识
郭娜医生(右四) 讲授《消化道溃疡型病变的大体表现及鉴别》课
张云鹏医生(右二)为子宫脱垂患者作切除手术
他们一心扑在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帮助各受援单位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培养紧缺专业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广西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传、帮、带效果显著,深受当地医院和病患的好评。
上图为凌云县人民医院老专家参加大型义诊
上图为老专家参加环江县医疗工作座谈会
2、教育组工作成效
2021年深圳援助广西“银龄行动”派出17名教育专家,分赴巴马、凤山、大化、德保、西林五县十一所中小学开展支教工作:杨奇庆帮扶巴马第三初中;张宏秋帮扶巴马第一初中;赵舒珍帮扶巴马镇初中;刘耀涛、毕淑贤帮扶凤山县高中;黄秋梅帮扶凤山县民族小学;王明华、李苏敏帮扶大化县高中;王春华、丘利亚、张丽君帮扶大化县二中;刘宇、李萍帮扶德保高中;余国芳帮扶城关镇第一初中;钟卓怀帮扶西林县第三初中;陈桂斌、杨清美帮扶西林县民族高中。老师们在对学校的深入了解后,确定了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代课、结对指导,制作课件,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方式落实帮扶工作。
3个月间,17位老教师累计听课1061节、评课808节、辅导课63次(640人次);上课181节、辅导自习课14节、示范课8次、公开课10次、讲座13场(7060人次);组织教研6次、参加教研42次;辅导青年教师2人、参加集体备课1次、指导个人备课8人次(15人次)、指导参赛10人次、指导公开课(和备课)13人次;组织座谈6次、参加座谈3次、参加科组活动6次;批改(查阅)作业456本、编辑教材1本、撰英文短文10篇、监考6堂、上视唱练耳课3次等。老师们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方面为当地教师、学生提供帮助,实实在在的落实帮扶任务,为缓解广西贫困地区人才资源短缺的局面,提升受援地教师专业水平,贡献老年知识分子的一份力量。
上图为杨奇庆老师(左)与英语组长讨论教学问题
上图为刘耀涛老师在支教学校上物理课
上图为李苏敏(左六)、王明华(右六)与校方见面会合影
上图为钟卓怀老师(右)指导的二位参赛教师,分获一、二等奖
3、农技组工作成效
2021年深圳援助广西“银龄行动”于7月15日派出2位农技专家:唐伟泉高级经济师到乐业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农产品品牌建立与推广帮扶;龚皓高级工程师到凤山县农业农村局开展桑蚕养殖,农业人才帮扶工作。
唐伟泉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座谈等,提出了猕猴桃、茶叶、中药材三个产品的品牌建设建议;到乐业县五个“三变”改革试点村开展交流摸底,之后形成工作方案,召开多次指导协调会,搭建了工作组;建立了工作进度汇报机制、响应机制,形成各类表格,安排专人监督跟进;唐工联络了多个大型农业机构与县里对接,最终该县选择了与誉兴集团、怡亚通集团、望家欢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应乐业县农业农村局要求,唐伟泉的帮扶时间延长到12月15日,为期五个月。
河池市凤山县养蚕户均收入4000多元,有近2.5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桑蚕养殖已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经济来源。三个月里,龚皓走访了解蚕茧质量、养殖规模、养殖难题,经常指导蚕户,还设计绘制蚕室图,提供材料清单;起草了《建议标准蚕房的建造技术说明》,整理了《浅谈凤山蚕桑》,从茧量少,蚕品种杂、蚕房不规范等现状提出对凤山蚕桑生产的发展建议,得到农业农村局、同事和蚕农的一致认可。
上图为唐工在四合村交流指导“三变”改革
上图为龚皓高工帮助蚕农采茧
五、爱心捐赠
老专家们在援助期间,发现医院、学校、农业农村局存在短缺物资,纷纷进行了爱心捐赠。医生们为医院相关科室捐赠了实用专业书籍、光盘、防治性保健枕等;毕老师自费购买书法专用纸一批(价值2100元),并全数捐献给学校;王老师资助贫困生500元,并为学生购买价值700元的文具;丘利亚老师参与当地扶贫活动,走访并捐款300元,为大化二中捐赠校本书法教材40本、广东省书法教材20本;李苏敏、王春华、张丽君也在扶贫活动中为贫困生提供500元资助;余国芳购买中性笔200支鼓励学习认真的学生;龚皓高工为凤山植保站赠送了一台生物显微镜、为蚕农赠送一台简易自动上簇架。
上图为龚皓高工与植保站工作人员用显微镜做生物观察研究
银龄十载勤耕耘,硕果累累再攀登。大爱无疆的老专家们为贫困地区带去了精湛的技术、成熟的经验,在退休后继续为祖国的科教事业添砖加瓦,时刻准备着发挥余热。“银龄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更多的老年知识分子加入队伍,组成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势不可挡,粤桂携手奔赴美好!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