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助“小花扇”鹏城展风采
文/王珏 曾妍
2024年11月19日,广西省百色市田林一小“小花扇”艺术团应深圳市广电集团邀请,在“粤有好市 桂有好品—‘桂品入湾’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作为开场节目惊喜亮相,既大力宣传粤桂协作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又在深圳这个大都市展示了偏远山区师生的风采。
来自深圳广电的邀请
一、八方携手,共育乐团成长
“小花扇”艺术团成立于2021年,是“银龄行动”中退休专家王珏老师发起组建的。由最初的一把马骨胡发展成如今拥有11种乐器、近百名师生,乐团旨在传承、弘扬和发展国家非遗北路壮剧的民乐团。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小花扇”艺术团在县、市、自治区等各级竞赛中获奖无数,在2024年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百色分赛区更是获得了器乐类比赛的第一名。
认真上课的师生们
“小花扇”的成立、发展和壮大,得到了深圳老年科协特别是张秋惠副会长的大力支持,凝聚了王珏老师的辛勤汗水,也得到了田林一小的领导、师生员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它是“银龄行动”种下的艺术和希望的种子,是深圳和田林共同培育的孩子!
深圳老年科协为“小花扇”捐款
二、 积沙成塔,填补资金缺口
小花扇艺术团要参加如此高规格的演出,消息传开,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的领导和员工、参加“银龄行动”的专家们,特别是田林一小的师生,无不欢欣鼓舞、激动万分。
好事多磨,小花扇艺术团到深圳展演尚有6.8万元的资金缺口!原本就经费紧张的田林一小是没有办法承担这笔“巨资”的!
这时,深圳老年科协副会长张秋惠女士再次站出来了,她在多方联系筹集资金没有成功的情况下,果断地以协会名义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助力红色老区的师生登上展示粤桂协作风采和成果的舞台。
通知一发出,捐款就像潮水般涌来,200、300、500、1000、5000,金额不等但爱心相同、目标一致:实现小花扇艺术团深圳之行!短时间里,协会就收到来自协会领导、工作人员及会员的捐款4.92万元人民币,面对还在不断转进的“红包”,协会不得不多次发出“经费已够,请停止捐款!”的通知。盐田的退休教师冯爱华捐款5000,还给协会留言:如果捐款不够,请再跟我说!
捐款名单
费用清单
福田的退休教师吕圆圆在捐款截止后才看到捐款通知,着急的她反复、多次跟协会沟通,最后才“强行”补捐1000元!同是错过捐款信息的深圳市人民医院退休医生王建中、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教师杨红夫妇,特意在孩子们到达深圳之后,提着100支益力多和其它礼物去看望孩子们。
王建中、杨红夫妇看望孩子
三、未雨绸缪,制定行程方案
小花扇艺术团要来深圳啦!小花扇艺术团能来深圳啦!
为此,深圳老年科协就开始忙碌起来!大家既不愿“委屈”孩子们,不能让远道来的孩子们吃不好、住不好,但经费有限,又不敢“大手大脚”用钱;既想让孩子们在表演之余,尽情领略深圳大都市的风貌,又要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还要有绝对的安全。为此,协会立即组建了 “田林小花扇艺术团深圳之行”接待工作筹备小组,并召开了专项会议,商讨安排小花扇艺术团成员来深的衣食住行等事宜,几易其稿,制定了详尽的、相对科学的行程安排方案。
行程安排表
为了确保方案的有效落实,确保孩子们能在短短的3天里吃好、住好、玩好,并高质量地完成演出任务,筹备小组成员按照方案里的安排分头行动,从舞台的站位、队员的化妆、地铁的运行、大巴的路线、餐厅的菜品、酒店的床铺,一直到观赏街景的最佳位置,都到实地一一考察、踩点、预排,有时间要求的误差控制在2分钟以内。
王珏老师在深圳还邀请了5位艺术专长的专家,过去他们在网上义务为小花扇艺术团的师生授课,如今,来到我们演出的现场,担任学生表演时的艺术指导,负责调音,并抽空给孩子老师们授课。 学校为五位教师颁发聘书,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关心帮助艺术团,希望这种线上线下的帮教可以长久下去,也感谢深圳专家老师们的大爱。
“小花扇”乐团和五位教师合影
王珏、段幸、钟超英还四处联系住宿地点,最后到了四川宾馆,因为孩子们小,希望能把2人房改成4人房,这样孩子们既安全又节约了开支。总经理感叹深圳老年科协的爱心和小花扇艺术团的不易,最终同意了这个史无前例的要求。作为经过疫情寒冬,又走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的总经理和四川宾馆,他们同样是有大爱之心的人!
来了!来了!11月18日下午5点30分,田林一小小花扇艺术团41人(学生31人,教师8人,领队2人),如期到达深圳北站,老科协工作人员和会员义工,拉着横幅去迎接孩子们!来不及休整的孩子们马不停蹄地坐大巴到深圳广电大厦,在深圳老年科协志愿者的引领和协助下走台,而志愿者的路费、晚餐全部自理。
“小花扇”艺术团到达深圳
四、齐心协力,活动圆满成功
激动人心的11月19日到来了!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从通新岭站坐地铁3号线9:00到达广电大厦,上午着装、化妆、彩排、接受乐队各科教师的演出前指导、熟悉环境,才是下午的演出时间。
“小花扇”艺术团准备登台
“为助力我们参加全国比赛,深圳老年科协捐款55000元让我们购买乐器。这次来深圳演出,也是协会213位会员的热心捐助,才得以成行……为表达感激之情,我们用田林的定安山歌调为大家演唱这首发自内心的安山歌《助麦呢》(译:感谢您),还带来了田林北路壮剧曲牌《十二月花》,一同献给深圳的亲人们。”
这是小花扇演出的报幕词,他们说:因为深圳老年科协的支持,会员们的捐助,这次演出才得以成行!
演出现场
是的,在这三天之前和这三天之中,和建华书记、段幸主任和工作人员,包括王珏、吕圆圆、宋晓勤、冯爱华、戴红燕、曾妍、官慧群等老师,他们组建了各种群:报账群、报道群、采买群、道具搬运群等;他们变成了各种角色:陪同员、摄影师、采购员、记账员;他们这三天的微信计步数快速上升到了一万几千、两万几千。宋晓勤老师,三天里“贴身”摄影,前奔后跑,这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三天后孩子们回家了,其他人也“歇”下来了,可宋老师却在加班加点地整理大量照片,最后把自己的移动硬盘连带照片一起送给了孩子们。
孩子们参观世界之窗
是他们,带领孩子们乘坐了深圳地铁,感受了“深圳速度”;是他们,带领孩子们步行在深圳市民中心,领略了深圳大都市风貌;是他们,带领孩子们流连了深圳书城和音乐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了解深圳市民的文化生活;是他们,带领孩子们品尝了麦当劳,了解国外不一样的饮食文化;更是他们,带领孩子们参观了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展览馆,让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许多快乐。
孩子们在中心书城合影留念
参观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展览馆
因为热爱,因为艺术,因为执着,因为奉献,更因为爱心,短短三天,众人拾柴,齐心协力,一切都高速运转,孩子们圆满地结束了深圳之行。
孩子们在中心书城合影留念
从孩子发来的感谢信和手抄报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真心感谢深圳老年科协的爷爷奶奶,让他们有机会梦想成真来到深圳,繁荣都市和现代化景象让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大开眼界,许多孩子表示要认真学习,将来做有用之人,再来深圳。
小花扇艺术团的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深圳后第一次能站在那么大、那么华丽的舞台表演、看世界!短短三天的深圳之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再次播下爱的种子。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收获了快乐。这次活动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很多,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的认知,有的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也是他们深圳之行的意义之一!
年轻的深圳有很多标签:开放、包容、创新、速度,但我想:爱心和温度才是深圳最亮眼的标签!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