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银龄行动”工作网
menu
zhengce
当前位置: 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简报
工作动态
工作简报

第八批“圳心藏情”援助行动 医疗组工作总结

2025年6月12日来源:本站原创 关键词:银龄行动

第八批“圳心藏情”援助行动医疗组工作总结

2025年,深圳市总工会根据林芝市察隅县的实际情况和支医需求,选派两位经验丰富的退休医生,参加第八批“圳心藏情”援助行动的支医工作。经过招募体检及培训欢送等一系列流程之后,3月15日,李江主任和夏志琦主任启程赴西藏察隅。3月17日,与察隅县人民医院完成对接后,两位医生开始了为期三个半月的支医工作。

两位医生与钟承华院长对接

支医期间,他们通过手术指导、门诊治疗、讲座培训及义诊体检等多种方式,全面落实了与察隅县人民医院签订的支医服务协议:将支医重点,放在提升当地医务人员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方面的技术水平上,同时协助医院完善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他们积极为县城居民义诊,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医疗咨询与健康检查,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当地群众解决病痛,提升了医院的口碑,有力地助推了察隅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在察隅的102个日夜里,两位医生共门诊接诊629人次,查房169次,查看住院病人959人次,其中带教查房57次,带教65人次;指导手术34台,开展培训讲座17场,提出建议2条,会诊41次,参加义诊及体检10场,共检查370人次,监考村医cpr培训18人。

察隅县人民医院反馈称:李江医生亲自参与多场急危重手术病人的救治及手术治疗,成为年轻医生的表率,引导教育年轻医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经李江医生指导,察隅县人民医院的手术救治成功率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年轻医生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夏志琦医生充分发挥心内科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县医院心内科的门诊、病房及急诊工作,完善心内科诊疗流程。指导年轻医生,显著提高了县医院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她与同事团结协作,深入牧区开展先心病筛查和健康宣教,增加了民众对疾病的认知度,体现了援藏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1.手术抢救危重病人,护佑察隅军民健康

李江主任在普外科临床工作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丰富经验。在第八批援藏支医行动中,他积极参与了多次急重危症患者的救治。例如,一位解放军某部察隅驻军的战士不幸遭受外伤,导致左下肢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势极为严重。在李江主任率领的外科团队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战士的伤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修复;一名34岁的僜人部落女性因卷入搅拌机,遭受左胸壁撕裂、血气胸、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及左臂毁损伤,情况万分危急。李江主任带领团队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完成多脏器修复与截肢手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这次手术不仅提升了察隅县人民医院在林芝地区的影响力,还增强了藏汉两地的民族凝聚力,有效保障了边境地区军民的健康。

此外,李江主任还主刀完成了3台高难度手术,累计手术62次,涵盖急性胆囊炎、胃穿孔修补、手外伤修复、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多种手术,并指导左下肢股外侧肌断裂伤修复等手术,向年轻医生示范不同病例的临床诊疗方式。他还示范清创缝合术,为多位边防军人进行创伤救治。李江主任多次参与夜间急诊会诊,不辞辛劳地协助救治急重危症病患,使其脱离危险。

 

李主任(左一)救治危重病人


2.门诊接诊危重病人,查房带教青年医生

夏志琦主任对察隅县的医疗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她发现:高原性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然而,县医院仅配备了基础心电图机,缺乏动态心电图、冠脉介入等专业设备,同时心血管急救药品的储备也严重不足。针对这一现状,夏志琦主任重点开展了心内科的临床诊疗工作。在此期间,她接诊心血管患者约200人次,成功抢救急性心梗、急性左心衰、脑梗等危重症8例,并实施多例县医院的“转诊”心梗救治。她还培训本地医生识别典型心梗、心肌缺血、房颤等心电图表现,开展床旁教学及科室学习,讲解冠心病等疾病的最新指南及解读,填补了县域部分技术空白。

此外,夏主任诊治了心血管畸形冠脉综合伴糖尿病患者,提出为脑梗患者开具双抗药物,并为危重症患者调整药物剂量。她还查看了糖尿病、胃炎等住院病人,调整了心脑血管重症病人的医嘱。同时,夏志琦主任培养了78名村医,作为察隅县人民的“健康守门人”,建立了心血管疾病初级筛查网络,从源头预防并及时识别心血管疾病,维护察隅县居民的心血管健康。

夏主任查房危重病人


3.开展医疗讲座培训,扎根察隅培育骨干

在提升察隅县医疗水平的进程中,医疗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通过沟通与合作,两位医生与南方医科大学、宝安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联合举办了多场讲座培训,为察隅县的医生们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中,夏志琦主任针对察隅县村医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胸痛》等培训课程,共计4次,参与人数达300人次;此外,还举办了企业科普、村医胸痛、高血压、糖尿病等培训4场,吸引了264人参加,并全程参与村医cpr培训考核,通过这些培训,有效强化了村医的慢病管理和早病筛查能力,降低了区域大病发病率。夏主任还为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了《acc/aha急性冠心综合征诊疗指南》培训,显著提升了县医院心血管急症的抢救成功率。

李江主任则结合临床实践中的真实病例,为全院年轻医生及全县乡镇医生开展了《急腹症诊断与治疗》《坏疽性胆囊炎诊断与治疗》《特殊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严重多发伤救治》《急诊科外伤病人清创缝合手术要点》等系列讲座,并进行实际操作带教,培训带教人次超过100人。两位医生所开展的课程讲座有效弥补了察隅县基层医疗技术的不足,为当地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本土化人才,优化了察隅县人民医院的管理体系,使医疗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察隅县群众。

 

夏主任开展《高血压》培训


4.组织义诊进社区,开展健康哨兵行动

察隅县位于藏东南地区,常住人口约3万,医疗资源较为匮乏。当地牧民的健康意识较为薄弱,对规律用药、低盐饮食等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鉴于此,夏志琦主任深入社区、幼儿园等地,积极开展义诊及“先心筛查行动”,累计筛查高危人群约400余人次,并与当地疾控中心的同事共同发放限盐勺、便携药盒等健康工具包。此外,夏主任还为察隅县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和健康体检,共检查幼儿210人次,有效帮助幼儿家长增强健康意识。

夏志琦主任还前往竹瓦根镇及公社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义诊服务,累计服务80人次,为群众提供免费医疗咨询与健康检查。在尊重藏民习俗的基础上,夏主任通过村医这一桥梁,与群众加强沟通,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多场义诊及科普教育的持续推进,察隅县牧民的高血压规范服药率得到显著提高,帮助解决察隅县“最后一公里”的就医难题。

 

夏主任为竹瓦根镇居民义诊


5.医疗工作建言献策,助力察隅医疗发展

在诊疗过程中,两位医生对于察隅县医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夏志琦主任认为,县人民医院需建立持续性的药品供给渠道,避免“人走药断”的情况。同时,实施“1+n”帮扶模式,即1家三甲医院带教多个县乡医生,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激活察隅县本土造血能力,提升察隅县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李江医生和医院的年轻医生们座谈“年轻医生的成长”,强调要将学习、实践、思考相结合,思考是学习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将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也才能将自然成长变为自觉成长。两位医生为察隅县人民医院的医疗工作建言献策,助力察隅县医疗事业的发展。

 

夏主任(右)在指导医嘱

李江和夏志琦两位专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医疗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察隅县的医生,用海拔丈量初心,以坚守诠释大爱,为察隅的医疗事业发展尽其所能,无私奉献。正如夏志琦医生在工作报告中所言:“一名医生的价值不在于诊治多少疑难病例,而在于能否成为群众最需要的健康守护者。”输氧管连接的是生命,手术刀缝合的是民族亲情,听诊器听见的是祖国的心跳。“圳心藏情”援助行动将继续激励和带动更多医疗工作者投身于西藏医疗事业,将更多更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引入医院,为察隅县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全国老龄办  全国银龄行动网 深圳老年科协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83284109 邮箱:szlnk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27号新城大厦西座1313室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9221659号-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