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银龄行动”工作网
menu
zhengce
当前位置: 主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简报
工作动态
工作简报

2014年教学辅导组工作总结

2015年6月15日来源:本站原创 关键词:“银龄行动”教学辅导 工作总结

2014 年深圳市“银龄行动”

 

教学辅导组 工作总结

 

  一、支教概况

  “银龄行动”开展伊始,我们就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支教志愿者及有服务意向的原特区外民校。 经筛选、审核,最终确定了8所民办中小学和2所民办幼儿园进行服务,其中龙岗区3所、宝安区2所、坪山新区2所、光明新区1所、龙华新区1所、南山区1所(与宝安区交界处,2013年服务过的民校)。

在吸纳“银龄行动”优秀志愿者的同时,按10所民校需求多方征集德才兼备的老教师加入到“银龄行动”支教队伍中来,经通知、推荐、报名、体检等流程,由16名热心公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育专家组成2014年深圳市“银龄行动”教学辅导组。这些老教师均是近几年退休的中小学教育专家,他(她)们中很多人拒绝了高薪聘请,积极参加此公益活动,用爱心、热心、诚心全力扶助民办教育这块不可或缺的教育阵地,展现了志愿者们“老有所为”、无私奉献、热心公益的高尚品格,为我市志愿者之城的美誉再添老年群体的华彩。

三个月来,志愿者们共听课299节,评课303节,指导教师 172人,开管理座谈会15次,举办师德报告会5次,提教学管理建议252次,学校管理建议64次,指导老师上公开课18人次,教学讲座48次,科普宣传5次,表演排练4次,指导五所民校成立学校科协,为三所民校捐书 册,给龙岗名星学校捐30台电脑建成学生电教室。老师们以自己精湛的专业水平、专注的敬业精神和朴实的工作作风在民校示范一方,影响深远。正如春蕾学校支教反馈所言:“ 通过辅导组老师们一次次的走进课堂,一点点地评议指导,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推 动了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和学校工作快速步入精细化的管理轨道”。

                                                 

 

二、工作成效

教学辅导组分成小学组、初高中组开展服务,小学组蓝航英、张颂阳、周秋莲、陈志红、杨晓穗、陈莲芳、张春萍、韩宝蔚八位支教志愿者分别到五所民办小学支教,中学组的鄢晓源、黄国础、芮利文、张志萍、龚锡蓉、屈丽光、刘贵林、徐昌茂8位支教志愿者到四所民办中学及二所民办幼儿园支教。

蓝航英、鄢晓源组长做了前期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制定了支教计划,并带领本组志愿者全面予以落实。张颂阳、黄国础二位副组长成为组长的得力助手,共同推进支教工作的有序开展。16位教育专家敬业爱岗、尽职尽责、言传身教、团结互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支教任务。

1 、听课评课,诲人不倦,尽心尽力地提高民校的教学水平

2015 年3月初,各组支教工作全面开展。老教师们天不亮就离家乘车,赶着听课评课。中学组到光明春蕾学校,有近20分钟的路程无公交车或地铁可乘,只能步行;小学组到宝安厚德学校,交通极不方便,需多次倒车。16名老教师们无任何怨尤,结伴同行,早早来到学校开始支教工作。

民办教师流动性大,新进青年教师多,缺少教学经验及课堂教学驾驭能力,都迫切希望老教师帮助提高教学及授课水平。志愿者们听课全情投入、聚精会神;评课恰当准确、一针见血。在认真推进听课评课等工作的同时,志愿者们还重点培训了一批民校青年教师。

短短三个月时间,徐昌茂老师就为二所幼儿园培养了一大批陶笛吹奏水平达五级的幼儿音乐教师。

根据支教协议,徐昌茂老师给两所幼儿园的教师各上了12节陶笛课。其中9节为授课,教会了幼儿园老师《送别》、《红河谷》、《小星星》、《掀起你的盖头来》、《阿瓦日古丽》、《茉莉花》六首乐曲;另3节为幼儿园训练艺术师资队伍并与音乐合伴奏。

幼儿园老师勤学苦练,并提出在“银龄行动”总结会上做陶笛吹奏汇报演出的意愿,以最好的水平 展示幼儿教师的风采。

光明新区春蕾学校是2013年徐老师指导葫芦丝教学的学校,目前葫芦丝教学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教学项目。徐老师 重点对该校今年五月份在光明新区的葫芦丝展演活动进行了辅导。

龙岗布吉春蕾百合幼儿园感谢道: 徐老师能运用丰富的教学经 验,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每一位老师都能面对面地进行辅导 、耐心 地指出不足并及时纠正老师的指法和音调,使老师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给我园陶笛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 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 很多演奏 知识。

志愿者到8所民办中小学支教,大家不辞辛劳,汇聚到关外的学校听课评课、带年轻老师,对教学工作给予了指导和建设性的意见。

小学组的老教师们到达民校后,首先与领导层沟通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接着走进课堂,在听课中了解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有的学校都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在课堂上走动、扔书、说话…评课交流时得知青年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刚刚走上教学岗位,不懂怎样备课、上课,老教师就利用中午12:00 13 :30的休息时间,给青年教师指导如何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学课标对教学的目标及方法要求。有时志愿者还跨学科听课,希望让更多学科的年轻老师受益。指导形式也有创新:有听后点评的、有走上讲台演示当堂给老师观摩的、有直接让青年教师说课评课的,还有在上公开课前帮助年轻教师备课的。

中学组的老师每次听课后的评课都针对民校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及管理的相关建议,并向校方沟通反馈。如发现民校均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提振教师精神面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等建议。他们告诫民校的年轻老师:要不断学习与提高,教师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他们认为民校教师应进行思想理念的转变:要由被迫教转变为我想教、想教好;学生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想学、想学好,只有这样振兴民办教育才不会成为空话。

坪山新区秀新学校反馈“ 每位老专家在听完课之后都详细、认真地帮授课教师分析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和老师们共同研讨如何更有效果地上好课。我们老师都一致认为专家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很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在经过专家们的指导后,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实实在在地上了一个台阶。

2 、细心沟通,讲座研讨 ,为提升民办教育质量热心建言献策。

针对部分民校存在课堂纪律松散和学生的良好习惯未养成等状况,蓝航英组长推荐本组的杨晓穗老师为百旺学校、名星学校、秀新学校、阳光小学、厚德小学的老师们做班主任及班级管理讲座。通过讲座,使学校的班主任们知道应该如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坪山秀新学校反馈道:“杨晓穗老师的班主任培训讲座让我们触动很深,解决了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如何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班主任工作如此的繁重,压力山大,要如何调控与学生的关系;调皮的学生要怎样对待等......很多老师都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听一边反思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支教过程中,老教育专家与龙岗名星等民校校长针对“深圳民办学校的困境与出路发展”开展了座谈。鄢晓源组长建议:鉴于名星学校符合1+5文件精神的学生仅占15%的现状,应抛开升学的瓶颈压力,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办学的新思路,尝试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继续吸纳或聘请各学科的专家志愿者。

龙华新智学校反馈支教情况:“在课堂教学模式中,专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原本学生感到乏味的事情,变得有趣起来;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要求年轻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找准教育后进生的切入点。要多鼓励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关爱。”

通过与民办教师接触,大家都认为政府应多支持民办教育,逐步缩小公办、民办教师待遇的差距。来深建设者子女入学、插班关乎民生,光“堵”是不行的,各级政府应拿出解决办法。

3 、提供资料,指导完善,有力地支持了民校的标准化验收工作。

多所民校在今年4月至6月参加标准化建设办学评估,这是关系到民校生存、发展的大事。为助推支教的民校顺利通过验收,蓝航英组长在认真研究教育局标准化验收的项目后,针对民校存在的差距,一一提出改善建议,还经常加班熬夜整理评估资料供民校参考,并快递到民校。这种“雪中送炭”式的帮助,使校长们顿感压力大减,连声致谢。在迎接评估前的紧张时刻,小学组的老师 给民校提出不少行政管理以及应对评估的策略,对评估资料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小学组的老师还在二位组长的带领下协助 整理 、修改、完善评估资料,把支教民校的工作视如己任,感动了民校。

百旺学校反馈道:“组长蓝 航英校长工作认真细致, 对我校的标准化办学评估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4 、精心筹划、协助实施,推动了民校科技节及科普工作的开展。

为指导协助各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蓝航英组长在培训对接会后就帮助坪山阳光小学策划今年搞“科技活动节”,并提供了详细的活动建议方案。

蓝航英组长还向各民校推荐张颂阳校长的航模科技表演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此项建议得到民办学校领导的积极响应,并共同研讨了开展科技节活动的各项安排。目前已到百旺、秀新、阳光学校开展了航模飞行表演。

坪山秀新学校反馈道:“ 张校长的航模科技表演让我校的师生大开眼界,师生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腾龙飞舞的专利飘带,展翅飞翔的雄鹰,让我们惊呆了!很多学生说要探索航模,也想要制作出如此先进的飞行器,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性。在此,衷心感谢银齢组的各位专家,专家们辛苦了!

5 、捐献书籍及电脑,改善了民校的教学条件,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民办教育。

支教的老教师们发现:深圳民校大多硬件设施差,无力给老师配齐电脑,十多人的办公室只有二三台电脑,有的老师办公室甚至没有配备电脑,而民校老师微薄的收入也无法自购电脑用于教学。同时,老师的教辅用书和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很缺乏,公办学校人均25本的图书标准在民校远远达不到……

蓝航英组长主动联系福田区竹园小学、南华小学等学校捐献了万余册图书,使龙岗名星、坪山阳光、南山百旺学校的图书馆充实了图书。

“银龄行动”老教师们倡导发起了“为民校教师捐电脑”活动,龚锡蓉老师发动身边的亲友踊跃捐赠,黄国础、屈丽光、刘贵林老师积极参与此次活动。5月11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14台电脑及深圳老年科协捐赠的16台电脑为龙岗名星学校建成了一间学生电脑室;近期还在三个爱心企业的支持下为另二所民校各捐赠了十余台电脑。

通过在深圳特区报及商报的捐赠报道,使社会各界了解到民校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很多人看过商报的报道后惊异地问:“深圳有条件这么差的学校吗” ?也有爱心助学人士反馈说:“我们到偏远的贵州等地助学,却没想到,如果做好身边的教育工作,来深建设者的子女在深圳能有书读,就能减少远离父母回到偏远老家就学的学生比例。”

6 、提供信息和指导,协助五所民校成立了学校科协,并全部通过市科协审批。

随着我市对科技创新及转型升级的重视,加强学校科协、企业科协的建设被提到日益重要的位置上,以凝聚师生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培育创新的幼苗。志愿者积极宣传市科协对学校科协的扶助政策,并协助南山百旺、龙岗名星、承翰学校、坪山阳光、坪山秀新五所今年支教的学校提交成立学校科协的申请资料,并在五月下旬均获市科协同意的批复。

 

三、民校困境

志愿者在三个月的支教过程中,发现民校普遍存在的困难:招生政策对民校不利,高中只能招最低分学生、无深圳户籍学生的学籍难以解决;由于工资、社保以及公办学校的招考等因素,难以聘到高素质教师;由于政府未放权收费制度,导致民校经营困难。上述三个因素制约了民校的发展,多数民校的发展举步维艰。

极少数学校如承翰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均为内地有经验的教师或近年毕业学历较高的年轻教师;其余学校基本是由少量内地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大量近年毕业教学经验匮乏、甚至聘用尚未毕业正在实习的大学生。民校的教师基本上把教学当任务来完成,极低的薪酬待遇,造成许多民校成为内地优秀教师甚至是本校培养出来的好苗子跳槽的中转站或跳板,民校留不住优质师资。

政府严格控制民校收费的涨幅、受控制收费和最低工资上涨的挤压,导致民校压缩了日常开支,志愿者支教时值春夏之交,潮湿闷热、狭小人多的教室,别说没空调就连风扇都是声大而风小,听一节课下来连志愿者都汗流浃背,可想整日整月挤在一起的孩子们该有多辛苦!由于更换投影仪灯泡价格不菲,不少民校教室的投影仪带病工作,拉上窗帘并关闭教室照明才勉强看清屏幕上的字,这对未成年人的视力照成了巨大伤害。

近年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1+5的优惠政策,的确是部分非深圳户籍的孩子福音。但据志愿者在一所民校调查得知,全校2000余名学生中仅有15%符合1+5政策,其它85%的不符合1+5政策的孩子就无法在深圳上高中,这直接导致了绝大多数民校初中办学的窘状——学生无心向学、教师无力教学、学校无奈管理、家长欲哭无泪。

民办 学校 也向志愿者反映:“ 部分老师认为民办学校工作负担重,班额大,周课时一般在21节以上,除备改工作外,还有其他事务性工作需要配合;民办学校生源不太稳定,每学年度进出学生达500人以上,那些从老家转入的留守儿童,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养成教育不够,我们面对这样的“双差生”无从着手;民办学校的教学环境差异大,多数家长为了生计没时间配合学校,寄希望由学校教育转化,因此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管控不到。

民办学校教学条件的艰苦,可从黄国础老师到龙华新智学校支教感言中略窥一二:“今天听课支教去了龙华新区的新智学校,该校建校时间不长,办学条件也较差,教室是由工厂厂房改建。教师办公室里除了几台壁扇外没有空调,办公台上也没有电脑。操场窄小,公用地方少。在这不尽人意的办学条件下,我们可爱的民办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勤奋工作着,他们报酬低工作量大。但任劳任怨,坚守着这块深圳市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阵地。我们对民办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表示敬意!”

 

四、我们的建议: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原特区外民办学校的支教工作,志愿者深感民办教育面临诸多问题,为此建议:

1 、成立扶持民办教育基金会,让深圳人关爱这处“被遗忘的角落”。

由政府牵头成立“关爱来深建设者子女基金会”或“扶持深圳薄弱民办学校基金会”,以引起深圳公益组织、慈善机构以及各界爱心人士更为广泛而真切的关注和支持,动员更多的乐意为来深建设者子女奉献爱心的教育界同行前来支教。

2 、让绝大多数来深建设者子女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深圳市政府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深圳市暂住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办法》(简称 1 +5 文件)是有效控制深圳人口膨胀的基本政策,短期内不容松动。其中对“5”的要求合情合理,为什么绝大多数来深建设者子女却达不到这个要求,我们缺乏有力的数据,暂且不论。但是孩子既然在父母身边成长,就应该让他们完整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思路一、为检验深建设者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让他们在深圳参加中考,中考成绩可作为回户口所在地升学的参考凭据。思路二、在达不到“1+5”要求的来深建设者子女占绝大多数的学校,试行在正常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通过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各自发挥特长、学习技能、培养兴趣,不仅能使整个校园有序地活跃起来,更能让这些孩子们充满阳光、健康成长,让深圳这片热土给这些孩子们留下永久美好的回忆。

3 、让深圳民校办学者接受基础教育管理培训。

在深圳开办接受来深建设者子女入学的民办学校,体现了办学者的慈善和爱心,可嘉可赞。但据了解,绝大多数办学者并非教育界业内人士或具有师范学历的本专科毕业生,有的甚至连大学学历都没有,这就很难相信外行管理的成效,更有办学者将此作为赚钱敛财的工具。要打破这种外行管理内行的尴尬局面,就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让他们接受适应深圳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管理培训(今后还要将这种培训作为在深圳开办民办学校办学者的准入制)。

4 、建立第三方监管制度,让深圳民校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实施基础教育第三方监管是近年来国家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在于打破以往教育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局面。由政府出资搭台引入民办学校第三方监管制度势在必行——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双赢的好事:让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放心、让百万来深建设者舒心、让深圳民办学校及其孩子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我们留下什么样的世界给孩子,取决于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孩子给世界”。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民办教育事业,让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材,那么国强民富的“中国梦”就有实现的基础了。

友情链接:全国老龄办  全国银龄行动网 深圳老年科协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83284109 邮箱:szlnk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27号新城大厦西座1313室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9221659号-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