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银龄行动”工作网
menu
zhengce
当前位置: 主页 > 媒体报道 > 平面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平面媒体报道

最酷的“返场”:用余热照亮乡村

2024年11月15日来源:晶报 关键词:银龄行动

最酷的“返场”:用余热照亮乡村

桑榆未老,银龄生辉。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仍有这么一群虽然“鬓已星星也”的长者,仍旧心怀热望,在不同领域展现着“桑榆未晚”的朝气与活力。

自2011年深圳援疆“银龄行动”启动以来,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投身脱贫攻坚,带领银龄志愿者359人,悉心援助了新疆喀什、深汕特别合作区、广东省河源市、汕尾市,广西百色市、河池市21所医院和卫生院、65所中小幼学校和上百家企业,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推动了“老有所为”的发展宏图。


陆风华为儿童看诊

用“医”心授人以渔

穿越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山,蜿蜒而下,便可到西藏林芝市最偏远的边境小城——察隅,这里曾交通闭塞、地广人稀,医疗资源稀缺且分散,居民就医极为不便。那时的察隅县仅有一座医疗水平有限的卫生服务中心,孕妇如需剖宫产,需长途跋涉550公里前往林芝市。

而如今,在察隅县城桑曲河畔,一座二级综合性医院巍然矗立,这是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广东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与当地政府携手,按照二级甲等标准建设而成。退休前曾是宝安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首席专家的田方,正是这座医院的参与建设者之一。

田方表示,自己参与“银龄行动”的初衷,深受宝安区人民医院院长王甘露的影响。2018年至2021年期间,王甘露作为广东省深圳市派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在王甘露的邀请下,田方加入团队,一起深入偏远山村及边防部队巡回诊疗,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

田方拥有近20年的危重症icu经验,他深知,医疗技术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培训和积累。因此,他始终希望能再次前往西藏,持续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察隅县,“我们当医生,尤其是当icu医生,跟死亡打交道太多了,苦点累点都不怕,关键是医疗技术培训要输送到位。”

在广西田林县,同样面临着医疗力量薄弱的问题。广西田林县妇幼保健院是一家一级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科仅有3名年轻的初级医生,面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问题、高发病率疾病及神经精神行为发育异常等问题,亟须持续帮助指导。深耕儿童保健领域多年的儿科医生陆风华带来了希望,她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传帮带”机制,就儿童保健科的相关业务和知识,针对性地对当地医生进行指导。

“作为医生来说,循证医学要用数据说话。”刚到田林县时,陆风华便将3个月内来院体检的514例0-6岁儿童生长发育数据一一进行整理、分析,以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析得出结果:田林县儿童发育迟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陆风华认为,要想让儿童保健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随时获取到最新的儿童保健知识。她利用业余时间,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编写了一本《儿童保健实用手册》。该手册将儿童保健的最新、常用知识精炼浓缩,为当地医护人员提供了实用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指导。

直至现在,陆风华还与当地的孩子保持紧密联系,其中一位发育迟缓的孩子,陆风华追踪了四年。从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到识字、进入小学,陆风华都在线上与其父母保持着密切沟通。孩子的父母向陆风华表达着感激之情:“当孩子开口说话的时候,我感觉我们家有束阳光一下子照进来了。”

三年后,当陆风华再次回到田林县妇幼保健院时,她拿到最新的数据,数据显示,当地儿童健康指标已经大幅上升。她心中充满了欣喜和激动,并表示,“我想正是我的‘老有所为’,让我‘老有所乐’。”

一直以来,到受援地一线支持的深圳老医疗专家们通过门诊治疗、教学查房、示教手术、病例讨论、举办讲座、开展义诊、建立规范等落实与医院签订的帮扶协议,以帮助受援医院培训指导年轻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为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诊疗和义诊。四年来,医疗专家在受援地区开展门诊诊治14万余人次,指导完成手术887台、其中100余台为协作县首例手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9项,培训1.3万余人次,参加义诊活动121场。


甘朝志与西藏察隅县学生合照

做好教育传帮带

在教育领域,老教育专家们悉心指导、建言献策,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教师骨干,进一步强化均衡配置师资,使协作地区教师教得好、留得住。

和建华是参与深圳市第一批“银龄行动”的教师,2021年9月,她第五次参加“银龄行动”,此次她来到广西百色田林县第四小学。该小学刚成立一年,教师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充满活力但教学经验尚浅。和建华通过深入调研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现状,采取了推门听课和重点跟踪的方式,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推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和建华表示,“这些年轻老师都渴望进步和成就,他们需要有人给予指导和帮助,刚好我可以‘助推’他们一把。”

此外,和建华还协助由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组建的优质学校创建组,对田林县四小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实地考察,涵盖顶层设计、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优质学校创建组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以及家长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在各个方面如何改进和提高建言献策。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退休英语教师刘速也是优质学校创建组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已有20多年的义工经历,希望自己在退休后能够继续投身公益事业。2022年10月,刘速第三次参与“银龄行动”,来到西藏察隅县中学,据他回忆,“学校四面环山,早晨九点半后才能看见太阳,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学校里共有8名英语老师,其中4名并非英语专业出身,但他们积极寻求进步,主动向刘速求教,希望获得指导。

一次对话中,学生告诉刘速,“我每天在学校最大的期盼,就是能在山路上看到一辆公交车开来,父母在车上向我挥手。”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刘速红了眼眶。当地师生们默默守望的精神触动了刘速,他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帮助。他教育孩子们,要敢于提问题,并让学生们每天都带着问题来上课,“能解决一个问题是一个,能提高一分是一分。”

刘速告诉记者,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仍会选择继续发光发热,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带到需要帮助的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珏为广西田林县小花扇乐团上课

燃动乡村音乐与乡村体育

乡村教育大有可为,乡村音乐与体育发展亦是潜力无限。2021年10月,退休音乐教师王珏来到广西田林县一小,她惊喜地发现,这所百年老校不仅历史悠久,更有丰富多彩的戏曲操、山歌班、扇子舞、合唱团等,音乐氛围浓厚,艺术底蕴很深。

不仅如此,该校自2006年便引进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北路壮剧”,在剧中,马骨胡是主要乐器,而学习马骨胡必须从二胡入门,但当时学校里没有老师会这门乐器。王珏凭借自己民族音乐专业的背景,迅速调试了学校新购入的二胡,并在音乐组组长的邀请下,开办了二胡培训班。“深圳来的老师免费教大家学二胡,大家可以自主报名。”此条广播消息一出,不一会儿便名额爆满。见全校师生热情高涨,学校还新购入了一批二胡,从最初的10把增加到26把,校内音乐氛围愈加浓厚。

新的困难也随之而来,学习二胡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没有两三年工夫是“啃”不下来的,王珏只能在支教的三个月内和时间赛跑。她利用放学和周末时间上课,不仅教授二胡演奏技巧,还指导音乐、美术、信息组的教师创编二胡校本教材,同时携手支教组中的南山区教育局教科研原副所长吴萌,组建北路壮剧戏曲操课题组,撰写论文;和田林县一小的音乐组老师一起改编壮戏乐谱,制定乐团教学计划。

校园内也出现了“人歇琴不歇”的场景,师生轮番练习,琴房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琴声不断。在王珏的指导与田林县一小音乐组组长蕾晓萍的带动下,田林县小花扇乐团成功组建,并于今年在2024年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百色分赛区中初露锋芒,荣获器乐类比赛的第一名。

当王珏支教工作结束准备返回深圳时,不少师生含泪告别。她留下一句话:“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以后还会来的。”

回到深圳后,王珏在线上继续给师生们授课,并联系了同事朋友向田林县一小捐赠乐器。当中阮、小阮、大提琴等乐器从深圳送到田林县时,孩子们和老师们既欣喜又激动。然而,学校缺乏乐器教学老师,王珏先自学了一段时间,同时联系深圳其他的音乐老师,共同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将弹奏知识传授给师生们。

在深圳的王珏始终放不下这份远在广西的牵挂,她多次自费前往田林,今年9月份还带去了由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赞助的5.5万元款项,支持小花扇乐团购买乐器。看到师生们的巨大进步和学习热情,她深感欣慰,“我能尽我所能填补学校音乐教育的一小部分空白,感到非常开心、非常有意义。”

从河源市紫金县复兴村,到广西河池市罗城县、百色市田林县,乃至遥远的西藏察隅县,退休体育教师甘朝志为各地带去了“快乐体育”的教学方式。2019年,甘朝志来到河源市紫金县复兴村小学,当时学校只有76名学生,6个班,9名教师,没有体育老师,他把全校的体育课程接了下来,并将自己在深圳长期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快乐体育”教学方式用到了这里。甘朝志告诉记者,“孩子们喜欢篮球,但是学校缺少器材,我联系了原退休学校,为他们筹集了五万多元的教学器材和篮球队的服装,孩子们都非常开心。”

在广西田林县,甘朝志助力当地学生组建篮球队,为他们筹集了全套篮球服装,这支队伍在全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甘朝志说,“作为一名退休教师,能为教育事业贡献余热,我感到无比自豪。”


十余载坚守,擦亮城市名片

经过十余年的坚守与耕耘,“银龄行动”已成为深圳的一张闪亮名片,持续推动着老年志愿服务向专业化、高质量方向发展。这其中离不开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深圳市委老干部局、市区卫健委、市区教育局、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深圳市义工联等多个单位的协作推动与不懈努力。

近年来,深圳把“银龄行动”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相结合,不仅为受援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彰显了老年志愿者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作用。正如退休教师刘速所说,“深圳是一座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作为老年志愿者,我们希望用智慧和热情,传递‘深圳温度’。”

据深圳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负责人介绍,当前全国老龄办对老年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定位,即在继续服务乡村振兴和异地帮扶的同时,也要在本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塑造好党员志愿服务品牌。

今年九月,共有17名深圳市“银龄”专家赴广西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来宾市开展“银龄行动”人才帮扶工作。

“银龄行动”犹如一条蜿蜒的纽带,动人、鲜活的故事一直在不断更新。

..........
友情链接:全国老龄办  全国银龄行动网 深圳老年科协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83284109 邮箱:szlnk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27号新城大厦西座1313室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9221659号-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