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银龄行动”成品牌
2015-6-26
科技日报讯 (沙鞠 张秋惠)两位退休高工,成功挑战德国、日本一贯延用至今的技术工艺,在短短 3 个月内,通过技术改造,为深圳市鑫精工平衡机有限公司解决了长期困扰其发展三大难题,攻克了动平衡检测时间长的难关,将检测时间由 (5 — 6 秒 ) 缩短到( 2 — 3 秒),工效提高了一倍;后又相继完成了光电头抗强光干扰及测试距离延长和高速旋转时主轴轴承发热等技术难题,将测试距离由原来的 50mm 提高到 70mm 以上,大大地提高了该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这个故事在前不久结束的 2014 年深圳市“银龄行动”中一时传为佳话。
由市老龄办主办、市老年科协承办的 2014 年深圳市“银龄行动”,是根据全国“银龄行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该市原特区内、外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在福彩公益金的资助下,组织开展的一项老年科教工作者志愿活动。活动组织 50 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老年志愿者成立医疗保健、教学辅导、科技项目三个组,有计划地针对对口服务单位实际开展义诊、支教、技术援助等工作。
据了解,在去年“银龄行动”实施过程中, 50 名老年志愿者克服交通不便、高龄等影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他们渊博的学识、务实的作风以及为受援单位尽心尽力的崇高品格。
在医疗保健组, 16 名医疗志愿者们用爱心把健康知识传播到宝安区、龙华新区、龙岗区、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等偏远的 30 家社区及工业区。短短 3 个月,义诊时间计 1758 小时,服务社区居民及企业员工 4162 人次,到行动不便的南坑社区居民家里上门义诊 96 人次,发放义诊保健宣传单计 15000 份。每次义诊活动都受到居民们的好评,树立了“银龄行动”的良好口碑。
在教学辅导组, 3 个月来,志愿者们共听课 299 节,评课 303 节,指导教师 172 人,开管理座谈会 15 次,举办师德报告会 5 次,提教学管理建议 252 次,学校管理建议 64 次,指导老师上公开课 18 人次,教学讲座 48 次,科普宣传 5 次,表演排练 4 次,指导 5 所民校成立学校科协,为三所民校捐书 12800 册,此外,还给龙岗名星学校捐赠 30 台电脑建成学生电教室。
在科技项目组,帮扶活动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为重心, 3 个月接受帮扶企业 18 家,成功开发新产品一种;申报专利 4 项,无偿赠送发明专利 6 项;完成技术改造 12 项;制订新产品方案 1 项,提供技术报告 1 份,帮企业完成零件图、工艺图、专利插图共 19 份。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4 套,组织企业技术交流 2 场 50 人次;培训员工 212 人次,提交加强企业管理的建议书 2 份;协助 5 个中小企业申请成立了“企业科协”。
据了解,目前“银龄行动”在深圳老年科教志愿者帮扶活动中已成品牌,不仅成为知识援助、技术援助、智力援助的有效载体,也成为感情援助的一道桥梁。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