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银龄行动”工作网
menu
zhengce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相关政策
政策法规
国家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2年12月28日修订)

2015年2月8日来源:本站 关键词:老年人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 2012 12 28 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公布,自 2013 7 1 日起 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2 12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996 8 29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1 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9 8 27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0 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2012 12 2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30 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三章 社会保障

     第四章 社会服务

     第五章 社会优待

     第六章 宜居环境

     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

            国务院制定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老龄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提倡、鼓励义务为老年人服务。

            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为老年人服务。

                             

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依法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第三章 社会保障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

            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国家鼓励地方建立八十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以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负有扶养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第四章 社会服务

    

      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

            发扬邻里互助的传统,提倡邻里间关心、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

      鼓励慈善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倡导老年人互助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

             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规范养老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三)有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

      (四)有基本的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害老年人的权益。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开设针对老年病的专科或者门诊。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疾病防治工作。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第五章 社会优待

    

      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

                        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优惠服务。

            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

                

第六章 宜居环境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

      无障碍设施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应当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

           

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

      (二)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三)提供咨询服务;

      (四)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

      (六)参加志愿服务、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七)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

      (八)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安排老年人从事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调解前款纠纷时,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第九章 附 则

    

            7 1 起施行。

友情链接:全国老龄办  全国银龄行动网 深圳老年科协
电话:0755-83284816 传真:83284109 邮箱:szlnkx@163.com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1027号新城大厦西座1313室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9221659号-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