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银龄行动”教育组王桥桥工作总结
三个月的深圳援助汕尾(简称援汕)“银龄行动”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在深圳老年科协组织领导下,及我们教学组同事们共同努力下,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2016年的援汕志愿服务。
这次活动转瞬又将成为历史。回顾这段时间工作,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上都有所收获,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现在将本次活动中的个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具体时间安排
我这次是在汕尾的鹅埠镇中心小学和鲘门镇中心小学支教。我下去时间是2016年3月28日到4月10日为第一期;4月11日到4月24日为第二期;4月25日到5月8日为第三期;5月9日到5月22日为第四期;5月23日到6月12日为第五期;6月13日到6月27日为第六期。
第一期的3月28、29两日分别到了鹅埠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及鲘门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听他们的领导介绍情况,以及学校要求我们帮助的有关事项。第三天到鹅埠中心小学开展了教育教学的听课评课工作。第四天去了鲘门中心小学听课评课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接下来第二期、第四期、第六期的星期一、三、五到鲘门中心小学;星期二、四到鹅埠中心小学。第三期、第五期的星期一、三、五到鹅埠中心小学、星期二、四到鲘门中心小学,这样的时间安排我们到两所学校的时间就基本上一样多。而我们的工作是没有间歇的。
二、学生部分
两所学校都决定在本学期内搞一次“科技艺术节”,这当中就要有文艺演出部分。我主动提出要让学生表演“古诗词的诵读”。现在全国上下的小学都在进行中,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项目。因为当前的人们都在不假思索跟着众人疯狂地学习英语、韩语、日语……的时候,是有必要让大家回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了,是否能偶尔静下心来品味下汉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现在对学生的古诗词的教育就是让诗性回归校园,让诗词不仅仅从考试的层面回到孩子的身边,还要让诗词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于是,我就开始了古诗词诵读的训练工作。刚开始第一期的时候我就在两所学校的二、三年级班级里上课,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定下鹅埠中心小学的二(1)班,鲘门中心小学的三(1)班作为学校的古诗词诵读班。这样的目的是要“以点带面”去影响全校。
古诗词的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辩析字义。就是要把握好诗歌奏韵律的基础,这是准确理解诗词内涵的前提。其次诗词诵读要把握好节奏,这是体现诗词韵律美的关键。还要注意轻、重、快、慢地朗读技巧。这些要求在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也难训练到位。我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也得到这样的训练,让他们从小就学会爱祖国的文化语言。刚开始纠正他们的发音是让我最头疼的事,他们连最基本的普通话都讲不好。于是我只有加大训练时间来练习,把他们的体育课、音乐课利用起来训练。(因为他们学校没有正规的体育老师,体育课不是让学生趴台睡觉就是在操场上放羊,音乐课也是没有专职老师而让学生在教室自由活动)两所学校都加大训练时间,我的嗓子每次都是哑的。到后期的训练是要排队型了,全部是在操场上进行,我给晒成了“黑人”。利用回深圳的时间我去了深圳书城买了有关古诗词训练的cd和书分别送给了两所学校的古诗词班,让孩子们利用空余时间自己练习,我后面再逐字逐句的进行检查练习。学生的朗读有了很大的起色。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