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援助汕尾“银龄行动”工作总结
徐昌茂
我到汕尾来支教,合约要求我为赤石中学和小漠中学各组建一支葫芦丝兴趣小组。后来赤石中学小学又邀请我帮他们组建一支老师竖笛兴趣小组,在此同时我们银龄行动的专家组同志们一致要求学习葫芦丝并建立葫芦丝小组,共有16名成员,目前全部在学人员为70人左右,每周两次训练均达标。后来赤石小学老师也希望建立竖笛小组学习竖笛,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周我们分别到赤石中学和小漠中学调查了解该校的艺术教育情况和课外小组的建立情况,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赤石中学有9个班2个音乐老师,没有任何兴趣小组,小漠中学连一个音乐老师也没有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小组,加上学校校长工作变动,学校管理松散,也不重视第二课堂兴趣小组之类的事情。赤石小学没有音乐老师,但学校有竖笛和葫芦丝,却没有人会教授这些乐器,一直放在学校仓库里睡大觉,银龄行动专家组葫芦丝兴趣小组安排每周二、四两次晚上7:30至8:30学习。第二周我分别在赤石中学和小漠中学各上了一节音乐与语文的关系的公开课。受到了所有与会师生的高度评价,于是想建立兴趣小组的事情得到了落实。赤石中学共有9位老师21位学生参加了葫芦丝兴趣小组,小漠中学8位老师6位同学建立了葫芦丝兴趣小组。
赤石中学小学原有30支简易塑料竖笛,乐器质量不高,音量很小。我们银龄行动兴趣小组特点是年龄大,记忆力差,反应慢,平均年龄65岁左右。
四个兴趣小组的建立都需要我一个人教授,这就需要我作出极大地牺牲:要打破我几十年形成的生活规律—午睡的习惯。规定每周一、三中下午在赤石中心小学培训23人组成的竖笛兴趣小组。午间十二点半至一点半钟然后步行到赤石中学下午2-3点给9位老师训练葫芦丝,紧接着4-5点对21位学生教授葫芦丝。长此以往,常常感到头晕目眩,口干舌燥,但能为边远汕尾的师生学员们带来葫芦丝的学习也是非常宝贵的服务机会。我深切感受到这里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艺术人才来充实教育队伍,提高丰富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每逢周二、四就到小漠中学给师生葫芦丝兴趣小组培训指导,由于该校一直未开音乐课,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哆来咪发唆”,教师来学习的人也水平参差不齐,有时集中不齐,教学训练困难很多。逢二四晚上我回到我们驻地还要训练我们银龄行动的兴趣小组,刚开始两周训练指法时,有五六个老同志打退堂鼓,手指按孔漏气吹不响,我劝说他们:很简单,一定学得会的,不要气馁,结果三个月下来,16个人还是16个人,没有一个人离开小组的,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小组现在每个人都能演奏两首以上的乐曲,而且吹奏的非常好听,有板有眼有节奏,他们刻苦努力,勤奋练习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尤其是以顾大公、李传清二位为楷模。这是我们银龄行动组的骄傲。为了支持鼓励各个兴趣小组我将我已发表作品CD共计四百张价值3.2万元赠送给四所学校。
三个月来创立的四个兴趣小组均已达到既定目标,每个兴趣小组能够演奏两首以上的作品,并能轻松的合伴奏、轮奏、齐奏以及重奏作品,演奏水平已经达到国家五级水准。赤石中学演奏队即将代表葫芦丝学员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总结大会上做汇报演出,他们不仅能够演奏葫芦丝,他们说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将永远铭记银龄行动,值得绝对称赞的还是银龄行动兴趣小组,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自己的演奏水平达到了欣赏的水平,大家真正做到了喜欢、热爱葫芦丝。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