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参加三个月的“银龄行动”,援助紫金县龙窝镇琴江中学和中坝镇中山中学。共听课24节,评课24节,集体备课5次,为两所中学语文科组进行教学研讨2次,在各种会议作主旨发言8次,作为教育组组长,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受到两所受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本人认真履行并落实协议的各项条款,具体表现在:
一、对语文学科(初中)每个工作日听课、评课。
坚持每个工作日听课并及时评课,如遇特殊情况未能及时评课,下个工作日必须补上,评课时均有除没课的老师参加。
二、组织语文科组同一年级老师集体备课。
在听课评课基础上,本人注重与初中三个年级的老师一道分别参予他们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老师们从教学的规范化、把握重点、难点和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得以提高。
三、对语文学科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帮扶和指导。
目前,乡镇初中语文教学和中考对老师最大的困惑是作文,即学生的作文普遍质量偏低,而老师们对辅导及讲评作文往往不重视、不到位。本人抓住这一主要问题,通过听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指导老师怎样上好作文讲评课、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以及要求老师们在教授课文时有意识地将此作为范文与学生们的写作联系起来等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特别是对中山中学龙志高等六位老师的《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的“紫金县中学教学研究课题”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辅导、讨论以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四、鼓励语文老师们从拘泥于“教参”和“网上PPT”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希望他们吃透教材,树立独立思考意识。
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参加集中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往往只是依靠教参和网上资料,粘合后即为自己的教案。这样不仅导致授课呆板,联系实际不够,还导致视野不开,固步自封。对此,我分别在两所学校的语文科组会议上作《启迪创新思维和培养审美情趣》的专题讲座,鼓励他们吃透教材、拓展视野、培养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老师获取较大收益。
五、积极参加乡镇中学的教学研讨活动。
由于中山中学十分重视我们的帮扶和指导,特意在我们支教期间开展了两次校际(县级)教学研讨活动,即“八校课堂教学研讨会”和“中坝片区一课多教教研活动”。在这两次活动中,我不仅听课、评课,还在总结会上作主旨发言,这样大范围的“传经送宝”活动,受到县教育局教研室和各校老师们的欢迎。
三个月帮扶中,本人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从不迟到早退,除精神饱满地完成属于自己语文教师的每一项工作外,还认真努力做好教育组组长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在对两校教师从备课、上课、备考、试卷分析、课题申报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心辅导,使得两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正常化、教案和授课规范化、以及教师拓展视野、增加审美情趣、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启迪学生心智、活跃课堂气氛等均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琴江中学,我提出老师面对本乡本土的学生要“凭良心教书”,做“有良心的老师”;在中坝中学,除同样提出上述建议外,我还提出建议学校探究筹办“专项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及时更新黑板报,墙报并借此建成学校社团活动的平台,适时筹办田径运动会,体育节,音乐艺术节等,活跃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外,我还建议两所学校均要加强学科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使之正常化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