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行动”工作简报
科技组 第四期
(2016年11月7日—2016年11月20日)
本期科技组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六名志愿者恪尽职守,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经济贸易和科技局支援情况
项目评审依然是帮扶经贸和科技局志愿者的工作重心。经贸和科技局将某粮食产业园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发给顾大公教授级高工、郭来祥高工、武爱珍高级经济师进行预审。三位专家经过仔细阅读材料预审,将意见给到了经贸和科技局。企业可以根据专家预审意见再补充完善后正式印制,并附上财务报告再交经贸和科技局正式评审。以后的项目评审,企业都会按先预审再正式审核进行。对企业来说,节约成本和时间,通过的概率也相对要大,对经贸和科技局来说,评审通过后可以较快的办理相关的后续手续,企业可以尽快落户。这也是项目评审的一个创新。原定11月10日评审的石龙头二期项目,经贸和科技局因故延期,计划延至下一期和下几个项目一起评审。
顾大公、武爱珍两位专家在阅读评审材料
某特种材料公司研发生产高科技特种材料碳纳米管,公司去年通过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经贸和科技局的审核后,已在合作区开始打基础建楼。省环保局【209】号文要求:关于该公司的碳纳米管生产是否属于化工类项目?能否落地深汕特别合作区要进行再审核。本期顾大公教授和周泽宇教授专程到该公司的生产车间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到该公司生产高科技新材料碳纳米管是在还原气氛的条件下用催化剂裂解丙烯,然后用物理方法加以混合分散得到碳纳米管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是氢氮混合气体,经冷却,大量参入冷风再排放。该工艺过程不产生对环境污染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该生产过程的工艺安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顾大公教授和周泽宇教授得出审核结论:该公司碳纳米管项目是有部分化工过程的新材料生产项目,可以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张秋惠副会长兼秘书长于11月7日前往深汕特别合作区对科技组签订的合作协议进行督促落实,根据协议中的评审工作、举办讲座、到企业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建议,希望科技组工作再进一步,争创新亮点。科技组组长顾大公教授级高工次日即与经贸和科技局进行了协商,经贸和科技局表示:下半年精力放在招商方面,另广东省、市领导年底要进行例行检查,合作区各局及部门要进行全年总结,因此对协议上的银龄科技专家到企业指导一事不予安排。
周泽宇教授的培训讲座准备工作持续进行,培训时长计划5-8小时,是应环保局邀请作的专业培训。培训人员包括环保局人员、各乡镇负责环保的干部、准备新招聘到合作区的大学生。经贸和科技局已经确定把该培训安排在下一期。顾大公教授级高工选了“碳纳米材料”作为讲座课题,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曼切斯特大学时,达成中国与该大学的一个重要协议,就是安排我国留学生参与开发研究该种材料。做这个讲座既科普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新星—碳纳米材料,又把科技组是如何评审项目作一个展示。顾大公教授级高工已做好了讲座PPT,待经贸和科技局领导安排。
二、城市建设和管理局支援情况
本期天气多变,开始几天炎热如夏,后面突然气温陡降冷风嗖嗖,但夏剑秋高工、韩贵新高工两位专家依然按计划每天到工地施工现场了解勘探情况。本期两位高工和城建局工程主管巡查了包括小漠大道、港区一路、疏港二路、324国道、东五路等多个施工现场,就遇到的问题与现场施工人员一起研讨,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并给出改善的相关建议,供施工单位参考与改正。两位高工还帮助协调城建局与勘探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夏剑秋、韩贵新两位高工在施工现场巡查
夏、韩两位高工认为: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就有可能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而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安全施工是头等大事,务必做到保证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夏剑秋高工和韩贵新高工还专门就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现状与城建局领导作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并探讨如何加强对监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所谓“老马识途”,对城建局来说,夏、韩两位经验丰富的高工恰如识途老马,给予了城建局很多切实、有效的帮助。正因为此,城建局领导已有意向准备在本期银龄行动结束后请两位高工继续指导工作。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