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第二期
(2021年10月25日—11月7日)
14位老教师来到三所东源县初中后,马上深入到课堂听课、评课、上示范课等。对于深河指挥部、东源县教育局、三所学校的信任及师生的期待,老教师们深感“传帮带”任务义不容辞。
一、河源市东源县灯塔中学支教情况
1.体育支教情况
甘朝志老师听课19节,其中体育课17节,数学1节、生物课1节,评课14节。由于受援学校只有七名体育老师,甘老师便主动参与了九年级中考(体育项目)测试和田径队的训练工作;在与相关领导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小学更缺少体育教师,而全县中小学生田径比赛又马上要举行了,甘老师立即联系了镇中心小学校长,去该小学田径场为老师及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和训练,并解答老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得到师生的好评。
上图为甘朝志老师现场指导灯塔镇小学体育老师进行田径队训练
2.语文支教情况
张丽华老师本期听课20节,评课20节。参加了语文科组及学科间的互动活动,沟通并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耐心辅导年轻教师上课,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中“说”是重点,要加强训练的强度。每周两次晚上7:30至9:30培训学校的广播员和主持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形象素质。张老师特别关注学困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鼓励当地老师不要放弃他们;张老师还与当地学校校长和音乐组备课组长一起协商举办元旦晚会的事宜。
上图为张丽华老师在给学校广播站学生上课
3.数学支教情况
刘卫蓉老师本期听课22节,评课22节。通过与当地校长及相关教师多次交流,就该校普遍存在的、仍然停留在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法,商讨后续应如何进行改善的教研活动,确定了课堂应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刘老师指导当地教师在设置练习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由浅入深、由易至难、按梯度层层设计,这样才能够降低学习难度,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针对部分老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工作就开始懈怠的不利因素,向学校提出引入职称达标续聘机制的建议。
上图为刘卫蓉老师在灯塔中学听数学课
4.英语支教情况
李白丽老师本期听课25节,评课25节,与镇领导及校领导座谈4次。李老师指导当地教师要规范国际音标的书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插播英语小视频或歌曲,让学生跟读跟唱,有利于学生学到正确的发音;组织当地学校教师观看深圳市南山区英语“百花奖”大赛的两节录像课,让老师们不出校园也能欣赏到深圳的优质课,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李老师建议当地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主持升旗仪式、建立学校广播站的方式使学生得到锻炼;向深河扶贫指挥办提出拨专款为学生添置理化生实验设备的建议。
上图为李白丽老师(右一)在与校长交谈,为学校献计献策。
5.物理支教情况
李春芝老师本期听课25节。其中物理20节、评课20节;另外还听数学2节、语文1节、体育课2节。与备课组老师探讨教材教法,要求当地学校要重视物理概念的首次建构,重视物理课堂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九年级800米体育测试中,为学生提供帮助,防止学生跑步晕倒;李老师建议开设物理第二课堂;建议在校区每个垃圾点增加一个可回收垃圾桶,将卖掉的废品所得援助贫困生;还建议校长申请上级配备理化生实验员和实验器材,尽快让学生把实验做起来。
上图为李春芝老师(右一)指导当地教师上校级公开课
6.生物支教情况
杨文俊老师本期听课19节、评课19节。由于受援学校生物课实验条件不足,杨老师指导当地教师用视频实验取代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杨老师特别指导当地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要着重对错题进行更正。针对受援学校部分教师课堂满堂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现象,建议当地教师给学生留一些时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自己动手;另外,杨老师还建议当地教师要规范课堂纪律,至少应该有上课起立和下课再见等必要的流程。
上图为杨文俊老师(右)同七年级生物老师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二、河源市东源县民族中学支教情况
1.英语支教情况
钟莉娟老师本期听课10节、上课6节、教学研讨4次。钟老师为当地教师作了如下指导: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发音、记忆单词的方法;在讲授英文写作时,最好先归纳简单句的5个基本句型,从造句开始练起;在讲评“阅读理解”内容时,重点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讲评练习时要多让学生解答;而对于考前的练习或试卷评讲时,则应以归纳知识点为主。
上图为钟莉娟老师在辅导民族中学七年级学生语音
2.数学支教情况
李赛雪老师本期共听课20节、评课14节、说课3节、集体备课1节。每次听课后李老师都会从授课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活动方面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并提出相关建议;与七、八年级授课教师进行课前说课,并为数学老师提供本学期有关计算题方面的资料;与八年级数学老师探讨培优补差方案;与九年级老师沟通关于《相似三角形》章节的教学方法,还为数学老师搜集连续近五年的数学中考题,研究备考复习方法。
上图为李赛雪老师(左一)与九年级数学老师一起探究初三教学方法
3.音乐支教情况
吕园园老师本期听课9节、评课4节、上兴趣课5次(110分钟)、业余时间辅导声乐课5节。吕老师支教之前,该学校升旗仪式只播放音乐,从未要求师生齐唱《国歌》,吕老师便组织师生庄严肃穆地面对国旗进行齐唱,大大提升了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吕老师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兴趣班合唱、声乐小组学习声乐,看到学生们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为了不耽误时间,吕老师放弃了休息、有时候甚至都来不及吃饭;吕老师还会同少先队辅导员确定了新年晚会方案,确定合唱曲目。
上图为吕园园老师在东源县民族中学辅导合唱兴趣班
4.美术支教情况
唐卫平老师本期上课8节、听课8节,辅导课外美术兴趣班10次。由于所支教学校美术教师需要身兼学校多项工作,导致部分班级美术课常因故延误,唐老师到校后主动接替了几个班级的美术课,同时还给美术教师上示范课;对于如何收集符合要求的教学素材、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丰富教学内容等都进行了指导;唐老师还鼓励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课外美术兴趣班,并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辅导兴趣班。唐老师还向学校提出补充课外美术兴趣班教具、在学校阅览室或教学楼展示学生美术作业和作品的建议。
上图为唐卫平老师辅导课外美术兴趣班
5.化学支教情况
梁莹老师本期听课22节,其中初三化学13节,评课13节、座谈会1次。梁老师对当地教师在学科知识上表述不够严谨之处进行了纠正,比如:根的符号不要省略所带电荷;非金属固态单质并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正4价不是碳原子失去4个电子,而是共用4对电子。梁老师还建议单元复习的知识梳理部分应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建议深圳驻漳溪工作队给民族中学学生赠送一些初中化学(物理)实验箱。
上图为梁莹老师在民族中学初三(1)班课堂练习时指导学生
三、河源市东源县船塘中学支教情况
1.数学支教情况
彭海萍老师本期听课13节,公开课评课1次,与初一、初二集体备课2次,参加教学座谈会4次,指导教师备课5次。彭老师应学校邀请,上了1节示范课,让当地教师相信了课堂教学真的可以让90%以上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受到校领导及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蹲点初一至初三年级,组织集体备课,检查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分析中段考试卷,要求当地老师学会如何正确使用配套练习册,做到讲练结合。彭老师还提出了科组建设的构想,结合学情抓双基。
上图为彭海萍老师(左一)与校方领导共同探讨课改实施方案
2.政治支教情况
石安平老师本期听课12节、评课座谈会9次、审核教师批改作业情况2次;组织政治教研组进行教学研究活动1次,内容包括:1.如何对待教材。以教材为本,不能完全依赖教参和资料;吃透教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语言表达,不能照本宣科;关键的知识点精讲;教材要与现实生活联系。2.作业的处理。课后作业要精练,形式要接近中考试题,定期批改和讲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上图为石安平老师(前台右一)在组织政治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3.物理支教情况
刘井满老师本期听课16节、评课6节、指导落实开展公开课1节、开展继续推进教改教学研讨会1次、参加学情教情讨论1次、提倡学生动手实验讨论1次、探究式教法座谈会1次。刘老师建议要推广点拨式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利用典型题巩固知识,做好示范,明确解题方法、步骤;提倡对学生课后作业全批全改,不能漏批;应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重要的题型应该重点讲解。
上图为刘井满老师(左一)参加学校领导和年级组组长座谈会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