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第三期
(2021年11月8日—11月21日)
14位支教老教师在广东省东源县三所学校的支教岗位上积极工作,通过听课、评课、座谈、讲授示范课、开办兴趣班等方式,利用自身几十年积累的成功教学经验,为当地学校送去了最尽责的教育资源,支教成效显著。
一、河源市东源县灯塔中学支教情况
1.体育支教情况
甘朝志老师本期听课12节、评课9节、上示范课1节。每天坚持参与田径队训练,带学生去县城参加选拔,有4人被选入县中学生田径代表队,参加河源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甘老师还去镇政府拜访了镇书记和镇长,汇报支教工作,交流相关工作思路,听取镇领导对支教工作的要求和希望,作为后续支教工作的指南;甘老师建议当地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骨干,体育课可由体育委员先行带领班级做好预备运动。
上图为甘朝志老师在上体育示范课
2.语文支教情况
张丽华老师本期听课16节、评课16节、培训主持人2次、参加讲座4次。每周两次利用晚7:30-9:00培训学校主持人,主要培训内容为形体、仪态和表达能力中唇齿舌的训练;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九年级教师沟通交流,解决中考出现的问题;指导当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加全校师生的法制宣传讲座,以及防火防灾疏散演练活动;配合深河指挥部的拍摄工作。
上图为张丽华老师(左三)正在将录制的学生视频进行逐一点评
3.数学支教情况
刘卫蓉老师本期听课18节、评课16节、讲座课1次。围绕复习-考试-讲评三环节,与当地教师就题型、题量设置合理性、学生得分率等进行交流,并对失分多的题目如何加强训练进行了指导;刘老师“如何导入新课”的讲座吸引了全校数学老师参加,受到数学科组长及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并将课件ppt拷贝到该校的校本研修群,供教师们教学参考;刘老师还指导当地教师,设置更多有针对性的习题用于学生的实际操练。
上图为刘卫蓉老师在灯塔中学作“如何导入新课”讲座
4.英语支教情况
李白丽老师本期听课14节、评课14节、巡考2次、听讲座3次、英语专题讲座1次、组织英语组听深圳市南山区百花奖大赛的英语课2节。李老师“莫让教学生涯成为漫漫苦旅,要成为愉悦自我的幸福之旅”讲座,受到主管教学副校长和英语科组老师的一致好评;对当地教师在英语口语和指导学生做听力题方面的优势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就如何提升学生兴趣方面也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巡考,了解学校考试情况以及试卷难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上图为李白丽老师(右二)为九年级老师分析如何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5.物理支教情况
李春芝老师本期听课14节、评课13节、听讲座4节。李老师开设的《初中物理学与用》讲座,吸引了校长和理化生教师们的参加;所上示范课《初中物理课外小制作》,初二、初三课代表及各班学生代表60人参加,内容包括:物理学科特点、物理规律定律要从实验中得出,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实验和拓展小实验、小制作的具体操作,达到既能提高中考成绩,又能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图为李春芝老师(中)指导学生做万花筒
6.生物支教情况
杨文俊老师本期听课15节、评课15节、生物课讲座1次,法制教育讲座1次、听讲座3次。与两位任课教师就期中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探讨;根据监考和巡考掌握的情况,对学生失分普遍的知识点进行预估并探讨相应解决措施。与当地学校生物老师共同备课,强调生物知识点和练习都要在课堂落实,当堂消化,最好不留课后作业,为其他主课留出复习巩固的时间;对于当地教师在试卷讲评时只单纯对答案的现象,提出了改进建议。
上图为杨文俊老师(左一)正在评课
二、河源市东源县民族中学支教情况
1.英语支教情况
钟莉娟老师本期听课10节、上课1节、开会3次、与英语教师交流2次、辅导学生25人次。中段考试后,学校将数英化教学模式由多听课、多点评转向集体备课、说课、给学生答疑、培优补差等方面,钟老师及时调整自己支教计划,全面投入工作;协助学校排练庆祝新年元旦文艺汇演节目中,英语课本剧的改编,并培训表演者口语等;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全班学生做口头测试,争取让每个学生过关。
上图为钟莉娟老师(左三)与英语课本剧小组成员开会
2.数学支教情况
李赛雪老师本期听课13节、评课2节、上课2节、说课2节、答疑1次。李老师自行做三个年级3套期中考试卷,了解双减后教学目标,并与数学组老师一起分析数学期中考试情况;与八年级数学老师探讨期中考试后培优补差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掌握考试纲领,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提高教学质量;与九年级数学组讨论《相似三角形》教学重点,并为九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上图为李赛雪老师(左一)给学生解答数学问题
3.音乐支教情况
吕园园老师本期听课8节、评课4节,辅导合唱兴趣班4节,声乐小组课4节、晚上个别辅导课4节。吕老师积极投入到元旦晚会筹备工作中,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包括:落实场地、挑选演出服装、各班节目上报学校、校级节目确定曲目等。参加科组会议,商讨期中考试后的工作计划;建议应让学校现有的打击乐器进入课堂;还建议音乐欣赏课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全面地介绍民族乐器的四大家族及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上图为吕园园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声乐班
4.美术支教情况
唐卫平老师本期听课3节、上课3节、辅导美术兴趣班4次。由于美术老师生病住院,唐老师便接手其全部相关班级的美术课,上课内容为《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等;继续每天辅导课外美术兴趣班,因该校学生住校,镇上又购买不到美术学习用品,于是利用周末回深圳的机会,自费购买一批素描纸、水彩画、水粉颜料和水彩颜料等,通过奖励美术课学习有突出表现学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解决了学生绘画所需美术画材的难题。
上图为唐卫平老师辅导课外美术兴趣班学生素描写生
5.化学支教情况
梁莹老师本期听课11节、评课6节。参加期中考试后工作计划研讨会议;组织初三化学科组集体备课1次,提出应尝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建议;辅导学生做练习,为初三化学和物理答疑3次,并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做笔记、订正练习等学习方法;配合完成河源县教育局拍摄“银龄行动”纪录片中部分内容;指导当地教师做课堂实验演示时,一定要先行试做,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达到最佳效果。
上图为梁莹老师(右二)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答疑
三、河源市东源县船塘中学支教情况
1.数学支教情况
彭海萍老师本期听课14节课、评课2次、组织指导集体备课4次,指导老师单独备课1次、指导公开课1次。彭老师所上示范课受到了听课领导和教师们的认可,一致表示以后数学课会更加关注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的能力;分析七年级中段考试成绩,指导试卷讲评的方法;彭老师推进的“调整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的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彭老师还根据学情,对初一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上图为彭海萍老师正在上示范课
2.政治支教情况
石安平老师本期听课12节、评课12节、召开教学研讨会3次、座谈研讨会2次。组织召开“如何处理教材和学生课后作业问题”政治科组教学研讨会;组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讲座会,内容包括: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产生兴趣(或疑问)-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自主探讨;组织政史地学科教师期中考试题试卷分析座谈会;与学校工会主席、政治组组长和德育主任共同研讨“学困生”教育问题。
上图为石安平老师(中排右一)参加教研活动
3.物理支教情况
刘井满老师本期听课21节、参加总结会2节、专题讲座2次、查阅初二、初三年级试卷400余份。分别上了“物理教学课堂引入方法”、“物理教学处理教材的两种思路”两堂讲座课,使当地一线教师颇感受益,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建议当地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将自己积累的教学资源使用权赠送给船塘中学,方便当地教师查阅,以期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期中考试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上图为刘井满老师(中)指导学生做物理实验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