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乐龄田林 乡村振兴”项目
教育组工作简报 第三期
(2022年10月24日—11月6日)
2022年深圳“乐龄田林 乡村振兴”项目的教育组专家按照服务协议,本期继续在帮扶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支教活动。10月31日起,利周中心校、利周初中支教的8位老师赴潞城中心校、潞城中学开展支教工作。
一、田林县利周、潞城中心校支教简况
1.小学语文指导情况
和建华老师本期利周中心校听课16次、评课12次、教研活动3次(15人参加)、提出建议15条。辅导语、数、英三科各一位老师在全校上展示课。参加了语文组教研活动。参加了利周中心校召开的“乐龄田林 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总结会,为该校的帮扶支教工作画上圆满句号。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心校支教,在听取学校介绍与帮扶需求后即刻投入工作,听课15次、评课6次、教研活动3次,提出建议8条。参加学校“党旗领航,展教师风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点评语文课组,为获奖老师及评委颁奖。
上图为和建华老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学数学指导情况
冯爱华老师本期利周中心校听课16次、评课9次、座谈1次、公开课1次(20人参加)、带教6人。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指导,年轻老师教学理念和水平逐步改善提高,进一步围绕教学重难点及如何把知识融入生活给予年轻老师指导建议。参加支教总结大会。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心校支教,在听取校情介绍后即深入课堂,听课15次、评课8次、座谈1次、教研活动3次(60人参加)。参加学校“党旗领航,展教师风采”教学比赛活动,为数学组比赛点评及颁奖。捐赠《义务教育2022义务教育教学新标准》。
上图为冯爱华老师(中)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
3.小学音乐指导情况
方丽老师本期利周中心校听课12次、评课1次、代合唱课4次,通过对青年音乐教师的说课、磨课到听课,为授课老师详细的讲解课堂中各个环节,肯定授课老师的亮点。通过八节合唱课的训练,使孩子们感受到合唱能启迪心智、感受集体合作之美、声音统一之美,形成良好的歌唱气息。参加了利周中心校召开的“乐龄田林 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座谈会。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心校支教,到校第一天主要参观学校了解帮扶需求,共听课15次(含语文、数学、英语),深知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之重大。
上图为方丽老师(右)在潞城中心校听公开课
4.小学英语指导情况
毛宇容老师本期利周中心校听课10次、评课6次、讲座1次、座谈1次、培训12人、带教1人、提出建议25条。给学校英语老师做26个字母发音规律专题培训,精讲5个元音短音节及开音节发音规律并进行互动训练,效果良好。指导年轻老师上展示课,课堂氛围热烈得到一致好评。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心校支教,了解校情后,立刻与校英语组领导对接具体工作,并担任英语赛课试讲的评课主讲。听课11次,评课3次,对英语课施教措施、课堂用语、师生互动、课堂环节衔接等方面提出详细建议共20条。
上图为毛宇容老师做英语音标发音讲座
二、田林县利周、潞城中学支教简况
1.初中英语支教情况
赵桂英老师本期利周中学听课10次、评课3次、上课1次、讲座1次。点评不同科目课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受邀为学生做“如何学好英语”报告课,分享学习方法,用自身经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为学校捐赠学习用品。与学校老师一起慰问贫困户。参加了支教总结会。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学支教,对接帮扶需求后即刻开展工作,第6周共听课11次、座谈2次、教研活动1次(9人参加)。肯定了学校教学亮点,认为部分老师教学基本功较扎实,建议中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多交流,互相学习。
上图为赵桂英老师(中)给学生捐赠学习用书
2.初中数学指导情况
张贵林老师本期利周中学听课13次、评课6次、教研活动2次(6人参加)。经过一个多月反复打磨,李桂黔、黄丽芝等年轻老师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髙,能够很好的独立备课,上好一节常规的课堂教学,年轻老师都说“收获很大”,并对张老师悉心指导表示感谢。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学支教,了解校情后,随即与数学课组长对接帮扶需求,第6周听课10次、评课2次、座谈1次、提出建议5条。适逢期中复习阶段,听课以复习课、练习课为主,张老师对该校师资水平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待改进建议。
上图为张贵林老师(左)指导青年老师备课
3.初中语文指导情况
王域铧老师本期利周中学听课14次、评课8次、教研活动2次(11人参加),本周工作重点是听课和评课,与参加2022版新课标培训学习的两位老师交流心得。参加支教总结会提出5个建议:1、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过于依赖;2、课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不能流于形式;3、要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进度;5、开展示范、公开课等。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学支教,在了解帮扶需求后即深入课堂,对复习课提出建议,第6周听课11次、评课9次。
上图为王域铧老师(中)参加评课、教研活动
4.初中物化指导情况
钟晓燕老师本期利周中学听课12次、评课6次,重点将支教影响辐射到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两个大课组,全面推动集体备课、课组教研活动,通过单独评课在肯定教学亮点的同时,指出改进之处。经过一个半月指导,黄盈焕、李建和等老师进步明显。与学校老师一起去老山瑶族扶贫,参加了支教总结大会并作个人总结发言。10月31日起到潞城中学支教,听课18次、评课8次、代课1次、教研活动1次(16人参加),在教研活动中提出同一年级教师间统一复习内容、统一测试卷、统一评卷标准等建议。
上图为钟晓燕老师(后排左三)在听课
三、田林中学支教简况
1、高中语文指导情况
何卓燊老师本期听课6次、评课6次、上课8次、参加教研活动2次(26人参加)。听评语文课,建议课上给学生更多的表现锻炼机会。编制《语文组年轻教师重点帮带听课表》、制作《我爱阅读ppt》。有序开展书法课,学生听课状况较好,反响热烈,但作业完成度不太理想,课后作业需任课教师配合完成,对此需继续打磨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播下一颗热爱书法的种子。亲自制作硬笔书法纸样并先期付印600份,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课余时间拍摄师生校园生活,用镜头记录美,虽忙碌但快乐充实。
上图为何卓燊老师给学生上书法指导课
2、高中英语指导情况
徐泓静老师本期共听课18次、评课18次、教研活动4次、磨课2次、上课2次、示范性讲解课堂半节、提出建议5条。重点工作是听评课及跟踪指导黄绘华老师上课,并多次为小黄老师评课、磨课,邀请其师傅黄彤彤老师一起为她指导,由于小黄老师身兼多职加之对教材不太熟,进步较慢。通过这段时间听评课及指导,徐老师对学校老教师教学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年轻教师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要求年轻教师抓好自己首要任务-教学,潜心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掌控课堂,多向老教师学习取经。
上图为徐泓静老师辅导学生拼读单词
3、高中数学指导情况
汤于艺老师本期听课16次、评课16次、座谈18次、讲座3次、培训2次(7人参加)、教研活动2次、备课1次。本期重点工作为全程培训新老师上岗,课前帮助备课磨课、跟踪听课评课,每天检查3位高中老师教案并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要求年轻教师上课前说课2分钟、大量做题、多下功夫钻研教材等。协助解决两位年轻教师因超负荷工作影响教学质量问题。指导岑金美老师上公开课“函数的单调性”。分享数学课堂“讲练结合小步走”教学方法。与校领导多次交流探讨学校年轻教师培养问题。
上图为汤于艺老师(左)帮扶新教师上岗
四、百高分校支教简况
1、高中历史指导情况
连建平老师本期共听课11次、评课11次、教研活动2次(40人次参加)、讲座1次、备教案1次、提出建议5条。每次听课均做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老师课前要写教案、搭建知识体系等建议,亲自备《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教案及制作课件ppt作为示范。针对当地老师教改信息不通畅情况,为历史组老师做《新的学生观与新的教育观》讲座。协助建立两地三校(深圳、田林;深大附中、田林高中、田林中学)联系,协助组织深大附中名师工作室来田林交流活动,目前已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上图为连建平老师做《新的学生观与新的教育观》讲座
2、高中物理指导情况
郭云福老师本期听课14次、评课12次、座谈4次、教研活动2次(6人参加)、提出建议4条、参加集体备课1次。本期主要听评高一、高二级物理课,与高二老师们讨论电池电动势与内阻测量的系统误差,及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等相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听评课,高二级物理老师教学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因材施教,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也较好。参加高一备课组教研活动,谈论教案等相关问题。由于高一级新老师较多,郭老师对年轻教师在教材知识点把控、授课方法、语速发音等问题上提出指导建议。
上图为郭云福老师(后排)听物理公开课
3、高中英语指导情况
曾贵燕老师本期听课15次、评课15次、讲座1次、座谈2次、教研活动1次(23人参加)、带教2人、提出建议6条。经过一个多月的教学指导,杨佳美、卢愉伸等年轻教师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辅导两位年轻教师上公开课,课堂都有较好呈现,很成功,获得一致好评。但部分年轻教师仍存在过度依赖课件等问题,对此曾老师也给出了详细的改进建议。到高一备课组与老师们座谈,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进度。开展了“百高田林分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讲座,参加老师均表示学到不少“干货”。
上图为曾贵燕老师(左)辅导学生
4、高中体育指导情况
凌齐鸣老师本期共听课8次、评课8次、讲座1次、座谈5次、带教10人、培训3次、教研活动3次(53人次参加)。指导高中体育教研组开发和编写田林高中体育学科八个项目的校本教材,已完成;指导黄厘敬等三位老师参加百色市体育教师课例比赛的教学设计;指导高一、高二备课组活动,开启公开课相关准备工作;听评课,与骨干教师沟通交流,指导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教学设计和教案书写上;对艺术组进行校本教材开发的培训,为美术组和音乐组提供各四个开发方向,并精心指导。
上图为凌齐鸣老师(右一)辅导教师参加体育教师赛课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