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行动”助力深汕特别合作区迈上新台阶
我市24名老专家退而不休,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90天支教、支医和技术“传帮带”活动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罗莉琼)核心提示:深圳向东60公里,过了惠州,就来到一片热土——深汕特别合作区。该合作区由深圳、汕尾两市共同管理,以深圳为主导,其处处可见“深圳基因”。在市福彩公益金“幸福老人计划”的资助下,市老龄办根据全国“银龄行动”会议精神,在汕尾主办第二次援汕“银龄行动”。通过公开招投标,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中标,承办此次“银龄行动”。
9月19日,24名老年志愿者组成医疗组、教育组、科技组,在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小霞、市老龄办副主任曾健、深圳老年科协会长黄锡泉的带领下,奔赴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启动“银龄行动”。本年度“银龄行动”为期90天,志愿者们在合作区开展支教、支医和技术“传帮带”活动,在这片热土唱响最美“夕阳红”赞歌,助力深汕特别合作区迈上新台阶。同时,这也为我市老年知识分子搭建发挥老有所为、贡献余热的智力援助平台,也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具体举措。
“银龄行动”志愿者奔赴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展服务
教育援助 9名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
“在开展‘银龄行动’之前,我们考察组到赤石中小学与小漠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这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较闭塞,师资结构不完整等现状。”教育组张天麟组长表示,学校希望此次支教老师能帮助他们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校本教研开展及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以及第二课堂的开辟、艺术教师(舞蹈、书法、美术、乐器类)的培养。
根据受援学校的需求,由9名志愿者组成的教育组明确了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和艺术教育三项主要的帮扶内容,其中第一项是帮扶的重点。帮扶的重点学科,小学是语文、数学和英语,分别由和建华、彭雅娟和施卫航老师负责;中学的重点学科是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分别由鄢晓源、刘军、张天麟和屈丽光老师负责。艺本教育方面,由方芳和徐昌茂老师分别在小学和中学建立兴趣小组,并指导排练。
每位银龄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在教学帮扶上又团结协作,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将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受援学校的年轻教师。三个月以来,9名老教师听课评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倡导科研兴校,帮助开展校本教研,编辑教师论文集;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建立音乐兴趣小组;对学校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献计献策。
课堂教学是本次支教的重点,9名志愿者分工合作。比如,听评小学语文课,以语文老师和建华为主,数学老师彭雅娟和英语老师施卫航老师为辅,这样相当于一位年轻教师得到一个专家团队帮助,效果更好。有两期教育组主动要求在小漠镇、赤石镇用午餐和午休,就为了能多听一节课,多一些与受援学校老师交流的时间。三个月来,教学组志愿者共听评课400余节,指导老师70余人。
除了老教师提供智力援助外,本年度“银龄行动”还得到爱心单位的大力支持,深圳市教育局为合作区六所中小学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捐赠了两万元的经费,深圳市罗湖区文德学校在志愿者和建华老师的联系下捐赠了36套电教设备。
方芳老师在赤石小学排练节目
医术援助 帮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90天里,医疗组的9名志愿者到海丰县小漠镇卫生院和赤石镇卫生院,发挥专业特长,提高两所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受到了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的欢迎和称赞。
据介绍,这两所卫生院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缺乏经验,急需有经验的医生给予培训指导。根据两所卫生院的需求,深圳老年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了9名医疗志愿者,他们分成两个工作小组,每组设有内、外、妇、儿科专业的资深医疗志愿者,分别到小漠镇卫生院和赤石镇卫生院开展支医活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可造福更多百姓。肖友曼主任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她发现赤石镇居民对中医药技术服务的需求大,在赤石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诊疗服务;周晓天主任开展创伤基础培训,指导年轻医生阅读X片;林中主任先后开展六七场讲座,现场示范高血压急诊患者抢救步骤,指导卫生院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孙伟主任帮助联络了深圳市南山区红十字会的专家,为赤石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急诊急救设备使用的严格培训与考核,提高了卫生院整体护理水平。
在小漠镇卫生院,志愿者发现卫生院面貌脏乱差,志愿者立即着手整治,将所有医用物品摆放整齐、标志明晰,令小漠卫生院各科室面貌有了很大改善。余继华主任则重点对治疗室、注射室、抢救室进行了5S规范,并规范指导医护人员工作流程;陈昶主任对盆腔炎病人开展中药灌肠治疗,痛经病人改用艾灸加中药治疗等新项目,效果立竿见影,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并传授给卫生院的妇科医生;陈信主任每天接诊时开展病例讨论,做好对年轻医生的传帮带;李璐主任改进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方法,进行心电图诊断基础培训;李传清主任开展外科诊疗,共接诊70余例外伤病人,为多位病人治好顽疾,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交口称赞。
李璐主任在赤石卫生院培训年轻医生并讲解疑难心电图
科技援助 银发专家把经验带进合作区
今年是合作区由“谋篇布局”转向“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地的有序进展,合作区迈入“工地时代”。6名科技老专家发挥余热,把自身积累多年的老经验带进合作区。
三个月的科技援助工作中,顾大公、郭来祥、武爱珍、周泽宇组成科技组,他们帮助经贸和科技局评审企业9家(预审2家),还对“某动力电池产业园”和“某建材产业园”两个项目做了预审核,让企业了解提交的预审报告存在的问题,便于在正式评审前进行相应的修改。
夏剑秋高工和韩贵新高工到城市建设和管理局进行施工指导,通过巡查施工现场和审查工程资料,他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夏剑秋和韩贵新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并给城建局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周泽宇教授组织环保专业培训,向听众传授了环保科普知识和工业区公共环保的主要措施及意义,有力地推动了合作区环保工作的开展。此外,顾大公教授、武爱珍高级经济师联络深圳和北京的客户前往合作区考察投资。“银龄行动”科技组老专家们踏实、负责的工作作风,获得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