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人才支撑。为缓解广西贫困地区医、教、农专业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2020年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在完成广东对口广西人才支援协议数后,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银龄行动”,招募符合条件的退休医、教、农专家,赴百色、河池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扶志扶智,帮助基层医疗、教育、农技提升业务能力、培养人才,实行银年行动“传帮带”工程。
目前,第一批退休的24名医疗专家和1名农技专家圆满的完成了3个月的“传帮带”工程,第二批退休专家医生16人、教师36人共计52名,计划于10月9日赴桂开展3个月的“传帮带”工程,继续谱写深圳银龄行动显真情的感人故事。
全社会动员参与“银龄行动”
为缓解为缓解广西贫困地区医、教、农专业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开展“银龄行动”。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制定了《关于组织广东离退休医生、教师及农业技术人才赴广西开展人才帮扶工作的方案》(粤扶贫协作第二组〔2020〕8号),由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主办、深圳市老年科协承办的2020年深圳市援助广西“银龄行动”分批组织老专家前往广西百色、河池两市县,开展支医、支教及农技援助活动,对两地的医疗、教育及农业发展等多领域进行对口帮扶。
精准对接摸清需求。粤桂扶贫协作驻县工作队认真开展医疗、教育、农业发展工作调研,找出弱项短板,统计专业人才需求上报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
按需组织招募。今年3月,工作组按照驻县工作队上报所需,委托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按需组织人才招募,历时3个月,择优选定第一批离休医疗专家24人、农技专家1人共25名,该批专家都为各个行业、科室的权威代表,有丰富工作经验,正是广西贫困地区最缺乏的人才。
老有所为展情怀:日均诊治患者约460名,开展手术3.5台
2020年6月15日至9月15日,第一批退休的24名医疗专家和1名农技专家圆满的完成了3个月的银龄行动“传帮带”工程,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优势和长处,做好支医、农技援助单位的人员培训辅导等技能提升工作,达到“老专家走后技术在,老专家走后经验留”的目的。
退休医疗专家们到岗即刻参与临床传、帮、带教学工作,迅速进入带教角色,悉心带领各级医师进行疑难疾病的讨论,教授系统化医学知识,填补当地技术空白,完善健全受援地医院制度。24名医疗专家共参与指导完成手术232台,其中含疑难手术约30例,开展义诊39次,开展培训260次、培训医护人员3731人,合计诊治27602人次;日均诊治患者约460名,开展手术3.5台。
农科专家在田林县提升当地农业农村局业务技术水平,工作之余撰写多篇业务文章,在各类媒体及专业技术网站发布,宣传当地特色农业,并组建公益群,开展消费扶贫累计销售滞留芒果约2万斤。
激励老专家“传帮带”热情
为了让老年专家能够安心开展“传帮带”工程,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注重服务保障,激励老专家“传帮带”热情。
《广东退休专家赴百色河池开展“银龄行动”人才帮扶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县相关部门保障银龄专家食宿及待遇问题,各驻县工作组事先落实经费专款专用,保障选派人才的生活补助及时拨付,并为帮扶专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工作组组长多次赴实地慰问老专家,各地驻县同志也定期看望专家,协调解决生活中其他困难。为感谢老专家的辛勤付出,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组给予了25名老专家通报嘉奖,并授予荣誉证书。为尽快确保专家于6月中旬抵达百色、河池两地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来自于深圳市卫健委的工作组干部周仲辉私人捐赠1万元用于25名专家赴广西路费。
【记者】戴晓晓
【通讯员】尹宏晋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