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风雨兼程济危扶困 50位“老高材生”赢得喝彩
深圳“银龄行动”谱写“积极老龄化”新篇章
昨天,一场总结表彰大会在市民政局举行,主角是此次2013深圳“银龄行动”50位平均年龄65岁以上的老科技工作者。
刘博祥高工协助帮扶企业改进技术申请专利。
深圳商报记者 管亚东 通讯员 张秋慧 梁舒廷 文/图
昨天,一场100多人参加的隆重总结表彰大会在市民政局会议室举行,主角是此次2013深圳“银龄行动”50位平均年龄65岁以上的老科技工作者。来自原特区外社区工作站、民办学校和小微企业的代表们激情发言,向这些老医生、老教师和老工程师们90天的辛苦表达谢意。感谢他们90天来,奔波在35家社区、工业区和企业,义诊多达1120多小时;感谢他们对口帮扶8所民办学校和2所幼儿园,听课评课近700节,建了两所银龄图书馆;感谢他们进驻20家中小微企业,走访926人次协助中小微企业技改、申请专利等无私奉献;更感谢这些老科技工作者即使每天路上花4个多小时,也会准时到单位工作的敬业精神。
市老龄办负责人表示,全国“银龄行动”十年的实践就是老有所为积极创新的十年,而这50位志愿者是全市现有6万多名老年科技工作者的缩影,也是深圳践行世卫组织、全国老龄委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的具体范本,开创深圳老龄事业的新篇章。
“银龄行动”之花别样红
据了解,从2003年7月开始,全国老龄委按照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号召各地市组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老专家、老教授,开展了援助西部的老年志愿行动——“银龄行动”。经过10年试点与实践,“银龄行动”现已扩展到20多个省区市,探索了发达地区援助落后地区、内地援助边疆、邻省市区结对援助、省内城市援助农村、先进地区援助困难地区以及市内、县(区)内互相援助、社区互相服务等多种援助形式和服务方式,成为各地老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老年知识群体中叫得响、推得开的知名品牌项目。
近年来,深圳这座城市也开始面临“老龄化”难题,我市老年人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努力实现老有所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而“银龄行动”是老有所为的创新形式,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市在2011年首次启动“银龄行动”后,首站援助地是新疆喀什,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得到受助方的高度评价。
此次“银龄行动”由市老龄办主办、市老年科协承办,于2013年10月11日组织50名志愿者组成医疗保健组、教学博导组、科技项目组,到我市原特区外的社区、民办中小幼学校、科技中小微企业开展援助活动。
“老年红利”投放最需要的地方
老龄化是危,也是机。在深圳这座以高科技闻名的城市中,高素质的老年人其实也可转化为城市的人口红利,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资源。
此次深圳“银龄行动”着重将资源投放到原特区外,将紧缺的公共和社会服务送给那些最有需要的人,也是为深圳社会建设新增一支生力军。医疗保健组组长陈信介绍说,专家巡回义诊本着不给社区添任何负担的原则,每次义诊都自带帐篷、横幅、登记表、处方单、台签及医疗用品,在每场义诊前两周都做好义诊计划,与社区负责义诊的工作人员联系,由社区做好前期的宣传活动,在3个月义诊活动中,不管是炎热的秋季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老专家们都坚持在室外人流量大的地方为社区居民服务,没有一丝怨言。外科主任张健生医生是义诊活动的“专业户”,共参加了24场义诊。他家住宝安,每次义诊来回路程就需四五个小时;大部分医生目前还返聘在医院工作,他们都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义诊。总共35次的义诊服务了社区居民、企业员工3415人次。
教学辅导组组长张天麟介绍说,此次援助的10所民办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从地理位置看,地处偏远关外、交通不便,服务的大多是以来深建设者子弟为主的学生群体。如坪山新区秀新学校和光明新区春蕾学校,从多数银龄教师居住的市中心区出发,往返一次约要4小时,遇上堵车更要花上5小时;从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有经验的老教师少,年轻老师占大多数,而且教龄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又占年轻教师一半以上,教师队伍不稳,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高。银龄老师们一去,从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活动,手把手传帮带年轻教师,15位志愿者不仅带去的是教学经验,还有思维和资源。一批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建立起来,甚至包括他们动用自己关系和资源,募集4000多册图书建立起的两所图书室。
科技项目组组长刘扬名介绍了科技志愿者进驻20多家中小微企业的“立竿见影”的成果:欧阳春光高工为全面掌握帮扶企业生产的热水器的性能,以出厂价买下一台产品,安装到住处,每天记录、测试,获得第一手资料,交给企业一份完整的产品报告;刘博祥高工协助帮扶企业改进技术申请专利;宋忠慎高工提建议出点子,使手机生产线产品直通率由帮扶前的91%左右,提升到95%以上;郭志德高工为明优佳的电动牙刷建立了产品的企业标准,并上报业务主管部门备案等等,给中小微企业带来扎扎实实的实惠。
受助者“口碑”是最高褒奖
“刘博祥高工72岁了,可天天和我们一道下车间,人家以前可是大公司的总工,在技术上的指导让我们不敢想象。他翻阅了大量国内国际资料,帮忙改进我们的主导产品‘气水分离器’,经过实验突破很多瓶颈,现在可以申请专利了。”深圳豪达尔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申国对记者说,以前小企业没有自主核心技术,只是模仿加工,而老专家的指导让公司有了核心技术。他说真的感谢无私的刘工,90天的相处时间太短了,希望他还能继续指导企业。
“南坑社区位于坂田街道最南端,是街道下辖的8个城中村之一,以来深建设者为主,辖区内企业186家,员工上万人。辖区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很大,而医疗资源却很缺乏。”南坑社区工作站站长赖世明说,当他听说“银龄行动”专家义诊巡回社区时,主动打电话邀请专家到他们的社区,当天有数百群众免费看到了市内的专家。这些老专家的号在医院非常难挂到,而现在他们就走到群众中间,给大家答疑解难,普及健康保健知识等等,是实实在在的惠民暖心工程,请允许我代表社区居民对专家教授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80%的民办学校承担着大量来深建设者子弟的教育重任,硬件和软件条件所限,师资队伍由于待遇偏低很不稳定,教学水平的提高举步维艰。老专家们的到来,带来的不仅仅是经验和资源,带来的还有教师的师魂,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给年轻教师们以正能量。”深圳市光明新区春蕾学校校长李功良说,老教师和专家们的传帮带,给予广大教师很大的鼓励!希望“银龄行动”2014年继续举办,为深圳民办教育的发展继续添砖加瓦。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这些老人获得如此多受助单位的交口称赞,除了他们带去切切实实的服务、技能和资源,更有令人感动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这或许是对老人们最高的褒奖。
老志愿者们的爱心援助感动了爱心企业。昨天,南京中科集团深圳分公司向志愿者代表赠送营养保健品,深圳市上善科技有限公司聘请15名老医生为该司的“易百年”健康大使,并由董事长苏晓勇为老医生颁发了聘书。
2013年深圳市“银龄行动”的实践证明,“银龄行动”的实施,很好地凝聚了老年专业人才的力量,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民生、经济建设及均衡发展,老年人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同时,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市老龄办领导在总结中指出,“银龄行动”作为老龄部门创新的一个品牌工作,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显著效益,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推动老有所为和“银龄行动”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