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银龄行动”再出发,将提供3个月高端技术公益援助
50名志愿者个个都是老专家
深圳市老领导李灏(右一)慰问“银龄”志愿者。深圳晚报通讯员 庞宁利 林洁文摄
深圳晚报讯 (记者 王雅) 你们的社区需要专家义诊吗?你们的学校需要教育专家传授教学经验吗?你们的企业需要教授级高工指点迷津吗?由深圳市老龄办主办、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的第三次“银龄行动”已正式启动,为全市的社区、民校、企业提供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志愿服务。目前,需要此类高端技术志愿服务的社区、民校、企业仍可向协会递交申请表。市老领导李灏出席了启动仪式。
“银龄行动”让老人老有所为
“银龄行动”是深圳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搭建一个智力援助平台,发挥深圳老年知识分子老有所为、贡献余热的热情,助力深圳特区外的医疗、教育和经济发展,促进和谐深圳的建设。
至今已开展了两次。2011年的援疆“银龄行动”,支援新疆喀什市的医疗、教育、科技建设,在当地受到高度评价和赞誉。2013年开展了深圳市“银龄行动”,扶助原特区外社区民校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成为深圳志愿者团队中“老有所为”的优秀代表。
此次“银龄行动”中,50名老专家、老教师、老教授分别组成了医疗保健组、教学辅导组、科技项目组,为服务对象提供为期3个月的高端技术公益援助。
“银龄”志愿服务有严格规范
在日前的启动仪式上,一些受到援助的社区、民校和企业纷纷发表感言,对银龄志愿者充满了浓浓的感恩之情,并被老专家们的风范所折服。“许多医疗专家正被医院返聘,义诊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我们又在西乡,他们都是提前到场,没有迟到一次。”宝安西乡街道海裕社区的徐云凤介绍。
“我们学校在坪山,专家们每次公开课都坚持自己坐车过来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来回行程至少3个小时,不拿一分报酬。我们队这些年逾花甲的老师满怀敬佩。”坪山新区阳光小学校长金建动情地说。
“我们这样的微小企业缺人、缺钱,更缺技术,这些高工毫无保留地帮助我们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不敢想象,到哪里找到这样的服务,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从宝安特意赶过来的一家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银龄行动”提供志愿服务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范:志愿者每天要准确填写工作考核记载表,每周由个人和工作组分别作工作小结,3个工作组每半个月上报一次工作简报。总体工作结束后,由个人和受援单位分别作全面总结,力求3个月的技术援助见成效。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