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思广益,按全国老龄委的指引,更好地开展“银龄行动”,2025年1月8日下午,深圳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沈汝副处长带队到深圳老年科协调研,对提升银龄行动管理服务水平、拓宽新时代银龄行动参与渠道、组建市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建议、参与社区互助养老与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座谈,陆风华、郑传林、赵荣民、林茂琦、段幸、张秋惠参会。
参会人员合影
一、介绍协会“老有所为”概况
张秋惠副会长介绍了协会承办的13届“银龄行动”基本情况、到社区开展的科普及创新活动、2013年组建的“老有所为”义工队活动情况,让参会人员对协会的重心工作有了基本了解。
段幸理事系统地介绍了协会承办“银龄行动”的工作流程,最后提出近千名的医疗会员,可以深入社区为居民解决医养结合、健康咨询方面的建议。
段幸主任介绍“银龄行动”
林茂琦监事长建议一是给参加“银龄行动”的专家给予相关的荣誉奖励,二是协会组织的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建议政府给予相关支持和推介。
二、“银龄行动”专家的建议
郑传林老师2024年到广西乐业县高级中学支教,该校高三学生英语、数学平均分数40分左右,建议对一些缺少教师的学校可以考虑支教一个学期,带一个班,再辅导二至三个年轻老师,可能对提升高考成绩更有效果。
郑传林老师建言献策
赵荣民老师2024年到西藏察隅县支教时,发现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劳动技术比较容易在短期内出成果,建议支教时多考虑配置这些科目。
赵荣民老师建言献策
陆风华医生自2020年起已三次去广西支医儿保科,发现智力及人才援助十分有必要,支医时发现广西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多个百分点,自己通过建言、培训、走访等进行干预,儿保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建议持续开展“银龄行动”,在乡村振兴方面多做贡献。
陆风华医生建言献策
三、老龄工作处沈处介绍情况、提出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深圳市130万老年群体的作用,调动鼓励老年志愿者参加服务社区的公益服务,如心理关爱、文化体育、辅助关怀、社区治理等,这些都已纳入到“银龄行动”中。我们调研时发现盐田区成立了健康巡逻队,成员有医护、社工、志愿者等4-5人,服务辖区内的慢病居民。希望深圳老年科协组织到社区进行相关调研,带动会员开展研讨,多开发适合老年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志愿服务岗位。同时可以考虑搭建服务社区的“银龄行动”信息平台,推进深圳市“银龄行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沈处介绍情况
四、建言座谈会
针对市民政局老龄健康处建议把“银龄行动”扩展到深圳社区,带动更多的会员在深圳“老有所为”,深圳老年科协在全体会员中开展“银龄志愿服务进社区”建言献策活动, 如医疗专家可以开展医疗上门巡逻,为本社区失能半失能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教育专家可以组织起来服务失学及厌学青少年,扶助家庭教育等。会员们踊跃参与,工程技术组会员张祖凤、姚文良、王颖、黄舒健、苏淮、张洪文,教育组会员赵淑兰、田仲春、郑永平、黄海青、龚锡蓉、施卫航、吴丽璇、和建华、马鲁娟,卫生健康组会员夏莲凤、谭家泽、王建中、林中、俞剑虹、曾润颜、秦玉洁、徐云芳、陆风华均在企业微信群里提出了各自的建言。
参加建言座谈会人员合影
2025年1月14日在协会办公室召开了座谈会,会员王庆玲、曾润颜、康尚英、汪济波、王松、李晓秋、段幸、林茂琦、张秋惠参加 ,特邀社工机构负责人刘运参会。
首先林茂琦监事长介绍了开展“银龄行动”进社区的活动背景、活动形式等,比如可以组织医疗专家给社区居民解读体检报告等。
大家还探讨了本项目的经费筹措事宜,发现本项目只能以义工、志愿的方式开展。王庆玲建议以社区沙龙的方式开展,不能针对个体,时长为1小时左右为宜;曾润颜介绍自己做了近20年的社康主任,建议进社区开展活动要紧紧抓住社区和社康;汪济波建议通过科普沙龙的方式开展社区服务,并可与老年协会进行密切合作;李晓秋提出从小处着手落地,并且老年人不宜长期舟车劳顿,最好就近服务;王松建议与社区及社工联系,请他们列个需要的活动菜单,在会员中找适合的专家开展;康尚英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对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门探访的工作做得不到位;段幸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义工项目很少,协会的志愿服务要有自己的特色;社工代表刘运表示应发挥协会高层次专家的优势,建议协会列出可服务社区的项目,便于对接开展服务。
最后,参会人员达成一致:先在会员中调查摸底,之后与深圳市社工机构对接,到社区开展教育、医疗、科普志愿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