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汕有为 活力无限
—有感于2015援助汕尾“银龄行动”
2015年深圳援助汕尾“银龄行动”教育组志愿者 陈志红
为深圳市对口援助工程打造品牌,深圳老年科协组织“银龄行动”系列活动,开展已三年有余。无论何种形式,都展现了深圳老年科协领导的智慧以及工作成效。
今年上半年,“银龄行动”的目标是切实能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做些实事。本着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快乐付出”的生活理念,我有幸参加这次援汕“银龄行动”教育组的服务工作。
教育组8位志愿者一同走进援助学校——鹅埠镇中、小学、鲘门镇中、小学,与4校领导见面座谈、参观校园、了解困惑、调研基况。当小学组的我们走进鹅埠镇中心小学和鲘门镇中心小学,发现两家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前者重视给予办学的基本规范建设,后者想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小学组与该校制定了本期援教《行动方案》。
在学校校长带领下,我们紧锣密鼓按计划开始工作。大家都非常主动去做好自己的那份“帮扶”工作,很敬业。在这样的氛围里,我被感动着。很快我就在这两家学校与老师们做了知心朋友,主动领下了鹅埠的三个徒弟(六年级的彭媚、三年级的张少欣和高玉婵);鲘门的两个徒弟(二年级的莫少珍和三年级的陈思燕)。另外还“捕获”了一位精明强干的鲘门的80后小刘主任,我们都称她“紫薇格格”,她叫我“干妈”。
走进学校,与学校师生共成长,这是我的初衷。于是:(1)听课(有推门而入的、也有事先指定的)、评课成为常态,扶助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我的服务宗旨。(2)两家学校都有语文学科的课题研究,而且亟待结题,有不清楚的有关事项,一大堆问题涌到我的面前,把我当做“及时雨”。不厌其烦地帮助理顺,理论和实践结合讲解,冒火的哑嗓子有时不听使唤,但我坚持下来,赢得了两校领导和课题教师的尊重和友情。(3)带徒弟,精心帮助备课,有时细致到每一个环节,在共同设计教学思路的过程中,双方都是赢家,我收获了徒弟们执着、努力、热情、好学的品格,他们收获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见证了老教育工作者的奉献与无私。彭媚和莫少珍的全镇公开课得到了掌声。莫少珍老师在微博里这样写道:“非常幸运有深圳银龄行动专家组的指导!非常感谢陈教授对我的关爱和帮助!随文识字研讨交流课,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我对教学科研更加感兴趣了。”(4)为老师们专业化成长讲座,分享心得收获快乐。
鲘门小学曾晚静老师发表感言:“今天是我作为老师以来最充实,收获最大的一天。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对待学生孩子,我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于我们辛勤的银龄教授陈志红阿姨和其他专家,“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我现在的体会吧。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段路很长也很不容易,但我一定会努力!”
成就感油然而生:是深圳老年科协组织的银龄行动,为我们搭建了援汕有所作为的平台;是老年科协带领我们来到深汕合作区,去学校发挥余热;是这里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朴实、热情、善良、好学成就了我们;是另外两只队伍——义诊医疗队和项目开发组的工程师们,他们无时不在传播正能量发挥余热做奉献激励着教育组的所有老师。
此次活动感悟不断:与其说这次是开往深汕合作区支援海丰县的银龄行动,倒不如说是让我们体验“重返青春”焕发激情的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具有含金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退休养生促长寿的高质量生活。我们这些志愿者是一群幸运的、快乐的、幸福的老人!耶……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