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行动”医疗工作随想
周晓天
为期三个月的深圳市援助汕尾“银龄行动“医疗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三个月医疗工作中的许多人、许多事犹如电影中的镜头不时的在脑海里呈现,令我难以忘怀……
1、 艰难的鹅埠卫生院
深汕合作区的鹅埠镇卫生院是一家服务半径约10公里,服务区常驻人口两万多人的乡镇卫生院,卫生院有工作人员42人(其中10人为临聘),床位50张。卫生院设备简陋,一台黑白b超和一台普通的500毫安的x光机是医院最“高级”的设备了。卫生院专业医技人员缺乏,x光机由于没有专业的技师,照片由医师临时“代理”,因此一张x光片常常照得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有时,需要照几张才能勉强看清。检验科同样情况:一些基本检验,如血糖测定,凝血四项检查(手术前的基本要求)等要么不能做、或不会做,或做不正确,严重影响病人的诊疗。卫生院医务人员辛苦,工作强度大,常常值了晚班,次日还要加班。除了工作条件差,工作辛苦,最令院长李祥桑头疼的事还是发工资。卫生院月日常开支(工资、社保和医院日常费用)至少要24万,但医院毛收入才20万左右,省市拨款每月三万(常常不能按时到位)。因此,李院长常常焦头烂额,在月底才东拼西凑发放上月的工资。看到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我心里暗地落泪,作为同行,我真想大声呐喊:“帮帮鹅埠卫生院吧。”
2、 阿公的“怪病”
五月中,我会诊一病例。一位71岁的阿公,老伴过世,自己一人独自生活,最近得了一种“怪病”,下体长满许多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疙瘩”,不痒也不疼。万般无赖之下告诉了儿子,于是儿子带着他去了汕尾市的医院就诊,医生认为要用激光治疗,费用要数万(阿公承担不起),由于长的“疙瘩”太多,激光治疗后难以愈合,因此风险大,不能治疗。听说鹅埠镇有深圳医生来坐诊,阿公便匆匆赶来。经过检查,结合阿公的不洁生活病史,我告诉阿公儿子:阿公患的病是一种“性病”,叫“尖锐湿疣”,是一种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需要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治疗,局部可以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组织),再配合其他治疗。费用不会很多。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手术治疗也是有风险的,只不过我来承担风险,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帮助贫困而孤独的老年渔民。于是立即进行手术前准备,可是一些必须的检查项目总做不好,一直到就诊的第三天最后一项检查出来,结果令我非常悲哀:阿公艾滋病毒感染呈阳性。按照医疗规范,卫生院必须报告相关机构,并转汕尾市指定医院进行治疗。望着阿公艰难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忧伤。贫困地区的健康教育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贫困地区的老人也需要关爱。
3、 “短裤哥”
在深圳及全国比较规范的医院,医生一般都身着长裤、皮鞋。但是在海丰县鹅埠卫生院这种乡镇医疗机构,由于天气炎热,室内又没有空调,病房甚至没有电扇,于是许多医生都穿短裤再外穿白大褂上班,这样既凉爽又不影响工作。卫生院的手术室经过近三个月整理重建终于可以手术了,但空调不给力,穿短裤套手术衣也许更适合基层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于是,我也成为鹅埠卫生院的“短裤”医生了,几台手术下来,我感觉一个字“爽”。我为在汕尾海丰县鹅埠卫生院做一名服务于村民的“短裤哥”医生感动、自豪和光荣,但也有几分伤感和万般无奈。
4、 阿芳的嘴唇
阿芳年轻漂亮,常常骑着电动单车办事,接送小孩。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下雨路滑,阿芳的骑车摔倒,嘴唇流血,并有一条5厘米长,弯弯曲曲的破口。带着大口罩,阿芳来到鹅埠卫生院。林医生请我会诊,说他们一般是大针粗线缝合伤口,常常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影响外观。好在我两周前建议医院买回了美容针线,这会儿用上了。在手术室,迅速进行了伤口的清创,美容缝合。缝线如头发丝般细,创口对合良好。对着镜子,看着缝合后的创口,阿芳悬着心里石头终于放了下来,面对手术医生护士,阿芳露出了微笑:谢谢、谢谢,非常感谢!汕尾地区,电动车、摩托车众多,交通事故频发,创伤修复量大,需要重视。
5、 基层卫生院升级改造任重道远
卫生院的主要问题是:1、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2、缺乏高质量的医技人才;3、缺乏必要的投入资金。
针对鹅埠卫生院的实际情况,除了建立相关的医疗制度外,银龄行动医疗组首先建议卫生院立即重建外科、妇产科共用的手术室。其作用在于扩大服务范围,既帮助和服务了当地村民,又可以增加卫生院收入,缓解和解决卫生院的营运问题。经过医疗组详细调研、讨论、设计方案和近三个月的改造建设,手术室终于基本建成,并开展手术。我们还就手术开展的各个环节,对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得手术可以基本进行。但是正如李祥桑院长所言:“三个月时间太过短暂,许多工作刚刚开始,不利于基层卫生院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就一个卫生院进行半年以上的支持,把一个单位做好,也许银龄行动的效果会更好,影响会更深更远。
感谢深圳市老龄办和深圳老年科协,银龄行动使得深汕合作区人民看到了幸福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