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深圳援助汕尾“银龄行动”工作总结
夏剑秋
在这次由深圳市老龄办主办,深圳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的支援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银龄行动”中,本人作为科技组志愿者之一参与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建局和公共建设中心工程管理的工作。自“银龄行动”开展以来,和同为支援城建局的志愿者韩贵新高工一起深入到多个施工现场,在鹅埠镇,中国中铁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324国道扩建工程,中建二局施工的深汕大道北段、衡山路和东五路工程;在赤石镇,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汕美生态文化谷景观工程中的行人和单车绿道、马道以及多个景观驿站;在鲘门镇,中国城市建设第五工程局施工的滨海二路、一纵路、一横路、一纵桥工程;在小漠镇,中建四局施工的小漠大道、滨海大道改建工程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本次“银龄行动”科技组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建局签订的协议共两条:一是协助项目管理人员对在建项目的现场管理;二是协助城建局加强对现场监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遵照协议条款精神,本人深入到深圳市中行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项目部、深圳市恒浩建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鹅埠分部、深圳市佳兆业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分部、深圳市东鹏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项目部、深圳市鲁班监理公司深汕合作区小漠项目部等单位监管的工地和项目部办公室,巡查施工现场,查阅工程资料,发现了不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将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合作区城建局领导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协助公共建设中心加强对各在建工程的管理力度,基本落实了协议要求。
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大面积开发,由于区内工程量大,时间紧迫,大部分项目采用ppp加epc管理模式。设计与施工由同一单位承担,致使在设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施工,边施工边设计边修改图纸,不但资金的投入不好 控制,加上配套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法脱节,多项工程的质量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深汕大道北段道路为了赶时间,结构层地基处理不当,基层施工严重违反规范要求,质量不合格,监理公司监管不力,也没有中间验收手续和资料,造成摊铺好的水稳层第二天就下陷了;而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的汕美生态文化谷绿道,水泥石粉渣稳定层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石粉渣只用挖沟机简单拌和,水泥用量不足,配合比严重失控。文化谷中的景观驿站的施工质量更是差强人意,地面基层不按图纸施工,钢筋混凝土柱子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不符合规范要求,柱子表面抹灰空鼓,屋面施工工艺粗糙,线条扭曲,部分外观甚至不如村民盖的农民房。箱涵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并紧靠模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绿道浇筑混凝土没有振捣,而监理监管严重不到位,现场不见监理人员,更谈不上全程旁站,验收资料也欠缺,抽检资料不齐,责任人不及时签字,不盖单位公章,资料不闭合的情况比比皆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除严肃地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指出外,还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方法,同时指导和协助城建局公共建设中心采取严格的措施,分别约谈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的法人代表到城建局进行面谈,责令监理公司立即下发整改通知,明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如整改不到位将进行处罚。我们提出的一系列工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技术问题,城建局随行的工程师们都作了记录,城建局的领导也很重视,与相关人员研究具体措施,设法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在这三个月的“银龄行动”中,对于我们在城建局的工作,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建局的领导和工程师们给予了我们较高的肯定和赞誉,并力挽我们在这期“银龄行动”结束后,留下来继续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城建局和公共建设中心服务。
通过“银龄行动”这三个月的工作,对城建局,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 设立独立的工程监督机构。目前合作区内工程项目委托汕尾市质安站监督,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不到有力监管,汕尾市质安站鞭长莫及,工程监督流于形式,仅靠监理公司的监管,缺少政府监督机构的监督,难以实施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措施的全面监控,针对合作区内工程建设的现状,加强政府监督十分迫切。
2、 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工程管理的基础,需要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团队,健全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没有配备足够有经验的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想管理好规模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难度很大,管理团队要指导和监督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图纸、合同,通过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程内容;充分发挥监理公司的作用,调动和发挥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监理公司能真正地代表建设单位,履行监督监管职责,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投资、进度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监督施工单位各工序按图纸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以合理的工程造价,按期完工;工程资料是施工过程的真实反映,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对工程资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严肃性。施工资料是施工过程的真实反映,工序的质量检验要及时、准确,负责检查的单位要及时填写表格并签字盖章。
3、 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程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程序,才能保证工程管理的成效。要求各参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管理,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防范意识,完善每周例会制度,完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建议制定例会讲评制度,城建局和公共建设中心定期召开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时参加的工程交流大会,评选示范工程,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达标的参建单位予以表彰,对个别不达标的单位给予处罚。
4、 完善质量检测机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控。工程材料进场检测、成品和半成品的合格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合作区城建局和公共建设中心要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敦促检测机构完善检测手段,及时提供检测报告,配合施工单位的检测要求,确保施工单位按程度施工。
此次“银龄行动”总体是成功的。关于对之后如何更好地开展“银龄行动”,本人建议:参加“银龄行动”的志愿者多为老年科技工作者,普遍年龄偏大,而工程系列的帮扶工作专业性强,涉及的专业较多,工作量较大,到施工现场巡查也会比较辛苦。建议工程类的帮扶,招募一些既有丰富经验,同时又相对年轻的人才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每期“银龄行动”开始前,与受援单位充分沟通,真正了解受援单位的需求,明确受援单位需要什么人员,具体做什么工作,如何帮扶,结合老年科技工作者的特长和实际情况,双向选择,业务对口,充分发挥老年科技人员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切实应用到受援单位中去,更大程度地帮助到受援单位。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