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任建新)昨日下午,由深圳市老龄办、市老年科协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深圳市援汕“银龄行动”启动对接会,在合作区管委会举行。继今年4月中旬,深圳援助汕尾“银龄行动”首次在合作区开展以来,深圳各大医院专家和教育专家,如今来到合作区居民的家门口,开展义诊、义教以及技术帮扶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个花甲、古稀年龄段的爱心老年人团队再度起航,二次造访合作区开展帮扶工作。
据了解,“银龄行动”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始于2003年2月全国老龄委关于组织开展老年知识分子援助西部大开发行动的倡议,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老年知识群体中“叫得响”、“推得开”的知名品牌项目。今年4月中旬至6月底,“银龄行动”团队首次造访合作区,在教育、医疗、技术等方面开展帮扶行动。本次是“银龄行动”团队第二次来汕帮扶,同时也是深圳市2010年开展“银龄行动”以来的第五期活动。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中旬,深圳市老年科协已经组织考察组对合作区进行了二期帮扶的前期考察,了解了当地卫生院、中小学、职能局的需求,并按照需求在全市范围内招募自愿者,再经受援单位筛选、志愿者体检等,最终确定本次帮扶行动系由24名老年志愿者组成医疗组(9人)、教育组(9人)、科技组(6人),分赴合作区赤石镇和小漠镇的卫生院、中小学以及合作区管委会经济贸易和科技局、合作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局等单位开展援助活动,为期3个月。
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学平代表合作区,对“银龄行动”团队的二次造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本次活动的志愿者、组织部门对合作区的关心、厚爱表示感谢。他说,合作区属于老牌红色根据地,同时也是一处欠发达地区,需要联合各界力量齐力发展。“之前首次帮扶的效果非常好,群众反映热烈,深得民心,合作区也将不遗余力地配合整个帮扶行动。”
77岁的医疗志愿者陈信“精神头儿”依旧不输年轻人,这次已经是他和老伴一起参加的第五次“银龄行动”了。提起上次在合作区帮扶的经历,陈老还清晰地记得刚到卫生院没多久就被当地医生们围着他请教专业问题的情景。他说,“受医疗条件影响,医生们的水平确实受到一定限制,但是他们积极求学的心态确实值得钦佩,从这点来看,本次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
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小霞在对接会上表示,老年人志愿者的精神面貌非常好,他们多年来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最重要的财富,在此为老年人的无私奉献点赞。希望老年人志愿者们在保重身体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光和热。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