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援助河源“银龄行动”圆满结束
24位老专家开展精准帮扶之旅
本报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朱一龙 张天麟 顾大公
为增强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把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与深圳自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2017年,深圳市老龄办根据全国“银龄行动”会议精神,结合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市工作部署,决定组织老年志愿者对河源市紫金县的医疗、教育及产业园区等多领域开展为期3个月的对口帮扶。
深圳援助河源“银龄行动”分医疗组、教育组和科技组三个援助小组。医疗组志愿者8名、教育组志愿者10名、科技组志愿者6名,共计24位志愿者。由24名老年志愿者组成的医疗组、教育组、科技组于2017年9月18日进驻紫金县,分赴河源市紫金县的2所医院、4个中小学、6个企业合作社职能局开展爱心援助。通过医院、中小学、企业合作社职能局等受援单位和老年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三个组的老年志愿者于2017年12月17日全面完成既定工作任务,2017年深圳市援助河源“银龄行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仁心仁术,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水平
医疗组的志愿者根据紫金县人民医院和蓝塘镇中心卫生院的支医需求,授人以渔,支医传帮带工作收效良好;推广提升中医诊疗服务,深受当地居民欢迎;做好功能科的传技,诊断水平及报告规范性明显提升;以身作则,帮教示范,提高了妇产科医疗水平;内科儿科合理用药,疗效显著;组织了四次义诊,为紫金县教职员工带来福利。
陈昶是“银龄行动”的老兵,她提醒大家写好病例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内功,会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质量,防范风险。她以身作则,自己率先认真书写好每一份病例文件,影响和带动了科室同事;在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方面,陈昶主任鼓励使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不孕不育的特别是内分泌失调的病人,陈主任教会科室医生用中药配成膏剂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三个月来,8位支医志愿者通过出诊、传帮带、教学查房、示教手术、病例讨论、举办讲座、建立规范等多种形式落实与两院签订的帮扶协议,以帮助受援医院、培训指导年轻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为目标,共接诊患者四千余人次,开展讨论、讲座及培训近百次,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支医行动。他们的仁心仁术让人肃然起敬,“银龄行动”也受到了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的欢迎和称赞。
带着爱心,撒播先进教育理念
教育组10位专家分别与四所受援学校签订了服务协议,深入小学、初中、高中课堂,听课评课,宣传课改理念,各尽所能地向学校的教师撒播先进教育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组听评课95节。杨梅华教师听评课34节课,她建议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敢于放手,让学生读课文、谈心得、做笔记。加强朗读、阅读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得到老师们的高度好评;杨老师觉得经过组织高二年级老师轮流上公开课,全科组老师的教学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朱立峰老师听评课26节。朱老师通过听课对紫金中学的教学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针对性作出了两个讲座,深受教师们的欢迎,由此也激发了教师课题研究的热情,在部分教师的座谈中,朱老师重点对改进教学方法做了有针对的指导;张天麟听评课35节。他反复宣传教学新理念,教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
在为期三个月的“银龄行动”支教工作中,教育组10位专家累计听评课 364节,指导教师约310人次;指导公开课(研讨、观摩)29节;调研(含教研活动)181次;专题讲座9次;指导校本研究课题2个;帮扶学困生30人,谈话40余人次;提学科教学及学校管理建议约80条。
因地制宜,助推当地实现造血精准脱贫
为紫金县的企业、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助推其实现造血精准脱贫,是本次“银龄行动”科技组志愿者的心愿。结合紫金县相关单位提出的需求,顾大公、林永兰、朱鸣学、袁立新、黄双玉、陈卫宇6名科技组志愿者,确定了如下6个援助项目:承龙嶂龙王绿茶业公司万亩茶园规划、紫金县白石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油茶园管理、紫金县经商信局的工业园规划和电子商务建设指导、紫金县联兴科技公司高频变压器技改、河源鸿褀电子公司自动贴膜机绕膜机技改、河源思比电子公司的点胶优良率技改。
在为期三个月的援助行动,科技组的各位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制定了因地制宜、切实有效的方案。“银龄行动”科技组老专家们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凭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上述单位做了切切实实的工作,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得到受援单位的一致好评。
(广东科技报 2018年3月16日 第6版)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81号